返回第6章 苦乐(1 / 2)紫冰夫人首页

萍儿她们走后,黑甜俯身专心洗米。不,不对,她的手指细长,白晰,并不黑,而且,非常非常干净。

洗着洗着,两滴大大的眼泪掉进锅里,接着,更多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水晶珠子,哗啦啦掉落下来……这时候,她真的有点恨萍儿,恨祥儿,恨偏心的爹爹和阿娘……

片刻过后,黑甜突然想起什么,忙用手背擦去眼泪,继续干活。很快弟弟们就要从午睡中醒来,爹娘也快从地里收工回家了。

不过,在黑甜照顾弟弟的这段经历里,并非只有辛劳、汗水、眼泪,并非全是一片灰暗,偶尔也会有一缕缕的阳光透进来,照在她身上,让她觉得暖洋洋的,一时忘记了所有的伤心事,笑容便又回到她的脸上——那就是,跟着母亲回娘家,回到外婆的家。

黄莺儿几乎每年都要回几次娘家。逢年过节要回,爹娘生辰要回,哥哥嫂嫂添了孩儿要回,或者干脆没有理由,想回就回,一住就是十来日甚至更久。

因为是家中唯一的,又是最小的女儿,爹娘都宠着黄莺儿,哥哥们也都让着她,再加上大嫂子喜莲贤惠,二嫂子桂兰厚道,直把黄莺儿当自己的亲妹妹看待,从不多说什么。

倒是有回秀芝嘀咕了一句:“出了阁的闺女,怎好三天两头回娘家长住!”哪知被黄罗氏听了去,顿时就翻了脸,咄咄道:“又没吃你的,用你的,你操的哪门子心!”秀芝吓得再不敢多言。

金荣也乐得将她和孩子们送回娘家,这样可以为他省下好些嚼裹儿和居家用度,够他去村头的小酒馆吃几壶上好的玉髓酒了,还能叫几个佐酒的小菜。

后来,只要金荣来到店里,得瑟地一拍桌子,叫道:“小二,上一壶玉髓,再来几碟小菜!”酒友们心里顿时雪亮雪亮的——他家的娘子准是又回了娘家!

黄莺儿每次回娘家,就是黑甜放大假的时候到了。大舅母和二舅母会帮她照顾两个弟弟,她不必再像做苦工一般,天不亮就起床,烧水打扫、洗衣做饭,喂鸡放牛……直忙到深夜。

在外婆家,她不必担心被阿娘打骂,也不必担心挨饿,每天吃得饱饱的,穿上干净鲜亮的小衫儿,再像只出了笼子的小鸟一样,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地和秋云一干表姐妹们玩耍。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又能跟最疼爱她的外婆在一起了——一想到外婆,黑甜的心情就变得格外急迫。虽说他们坐着牛车,比靠两条腿走路要快一些,可她还觉得不够。只恨不能长出一对翅膀来,扑愣愣地飞到外婆身边去。

清晨从卧龙村出发,在牛车上颠簸三个多时辰后,过了村口那座名叫“马嘶桥”的石拱桥,就到了灵泉村。

黑甜听外婆说——外婆又是听她的外婆的外婆说——该桥最初为小木桥。有一年县里连降暴雨,洪水冲毁了农舍,淹没了大片农田,灾民流离失所,只得四处流浪。

村里先是来了伙山贼,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外地的贼人闻风而动,不断涌入,扩大到附近十里八乡、甚至县上都有贼人作乱。

朝廷连折几名翊麾校尉,便派一位姓马的游骑将军带兵平乱,其坐骑至此扬蹄嘶叫,不愿过桥。将军下桥发现该桥已朽,于是募捐修为石拱桥。后人为了纪念马将军平乱有功,遂将此桥取名“马嘶桥”。

若是从灵泉村出发,过了马嘶桥后没几步,就分成东西两条岔道,向东行约两里,即为一个名叫“东市”的圩场,向西行不到三里,即为灵泉山。山间有一泉,色碧味甘,终年不溢不涸,名曰“灵泉”。灵泉村因此得名。

灵泉山上有座灵泉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寺庙依山而建,殿堂巍峨,寺内苍松古柏,清幽宜人。灵泉寺自建寺之日起,就有高僧在此修行,又有神佛显灵,百求百应的传说,因而香火兴盛,四方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以前遇上朝山香会,外婆定会带上黑甜去灵泉寺烧香拜佛。后来外婆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就由喜莲三妯娌接替。

农闲的时候,喜莲会叫上桂兰和秀芝,带上黑甜和表兄弟、表姊妹一群人,到东市去赶圩。那里有数条青石板铺地的老街,围绕着一个宽阔的露天集市,街边全是铺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