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7年春,阴霾还未消散,新的乌云又笼罩在晋国的上空。
议事大厅气氛凝重,新继位的襄公正召集大臣议事。
中军元帅先轸首先发话:“秦君不听蹇叔劝谏,不顾国内大臣反对,乘我国丧,欲要偷袭我盟国。逆天命,背人伦,必败。必伐秦师,彰我实力。”
上军佐栾枝却不以为然:“秦有大恩于先君,未报其德,而伐其师,如何面对先君?”
“讨伐秦师,正是继承先君遗志。秦晋交好,我国君新丧,秦本应忙于吊唁体恤,而不是不加哀悯。”先轸面色凝重,语气也愈加严厉,“郑国与我国同为姬姓,又都新丧国君,秦君却大兵越境,是他们无礼在先!如果文公在世,亦含恨于九泉,又有何德可报?当初两国结盟,早已约定共同进退。如今秦抛开我国,独自进攻郑国,秦对我们这个盟国的诚信何在?他们不信在先,我们又怎么能顾及所谓知恩图报?”
栾枝若有所思,想了想还是摇头:“秦并未犯我境,这样贸然出手,恐怕理不在我方啊。”
先轸正色道:“秦之所以出兵相助先君立于晋,并非诚心与我国友好,而是方便壮大己方势力。先君称霸诸侯,秦虽表面不说,暗地里一定十分忌恨,如今乘丧用兵,就是料定我国不能庇护郑国,我军更是不得不出!倘若秦军袭郑得胜,必将袭晋,谚云:一日纵敌,数世之患。若不击秦,何以自立?”
老成持重的执政大夫赵衰,沉默片刻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秦虽可击,国君仍在服丧,大兴兵革,恐非居丧之礼。”
先轸看向赵衰,辩驳道:“礼,人子居丧,草荐为席,土块为枕,以尽孝也。去强敌以安社稷,不也是尽孝?诸位若都认为不可,臣请独往!”曲高和寡,先轸有些懊恼,不禁赌起气来。
襄公端坐上座,一身玄衣,脸色严肃,略带苍白。自继位以来,不足三月,丧父之痛未及收敛,丧礼的繁文缛节仍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突然接将士来报,秦军将出兵郑国。对这个位置刚刚坐稳的新君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满朝大臣,个个功勋卓著,陪伴先君流亡十九年的“五贤士”,除了舅公狐偃过世之外,其余全部赫然在列。众人讨论得热烈激昂,他则选择静默一旁,并未直接表态。
素来多闻善察的胥臣察觉到襄公异常沉默,他站了出来,“新丧本不应出战,可是秦国欺人太甚,不可纵容,不知君主以为如何?”
“众位爱卿所说,皆有几份道理,依理当迎敌,依情则应以和为贵。”襄公环视四周,“这样吧,在座各位都表明立场,然后再做区处。”
结果,以先轸为首的主战派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于是达成共识襄公丧服治兵,先轸为帅。
既已决定出战,紧接着就要考虑战略部署。
襄公问:“元帅欲在何处与秦兵对决?”
先轸对着地图指点几下说道:“臣料秦兵必不能克郑,远行疲惫,势不可久。总计往返之期,初夏必过渑池。渑池乃秦、晋之界,其西有崤山两座。自东崤至于西崤相去三十五里,此乃秦归必经之路。彼处地势复杂,树木丛生,山石嶙峋,有数处无法行车,只能下马步行。在此伏兵,出其不意,可使秦之兵将尽为俘虏。”
襄公听后频频点头,起身说道:“此事已定,一切全凭元帅调度。”
既得国君首肯,先轸便退下,着手调兵遣将事宜。
赵府。
仲春时节,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此刻的赵家庭院,一派春意融融。
赵衰刚进门,提前收到小厮来报的夫人赵姬马上迎了上来。
只见她一袭青绿色曳地长裙,脚着浅履,头上玉簪摇坠,娉娉婷婷,笑意盈盈道:“老爷,您回来了。”
见到夫人,赵衰紧锁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是啊,家中一切可好?”
夫人撇撇嘴:“都好,就是几个孩子太闹腾。”
正说话间,三个男孩从院子左侧奔出来,口中都大喊:“爹爹。”赵衰和夫人相视一笑,无奈又宠溺的说道:“好了,好了,都见过了,那么调皮,累着你们的母亲了。”最小的一个,大约三岁,红扑扑的脸。他急吼吼的冲到爹娘面前,只嚷着要抱。
一上身,小胖手立刻搂住父亲脖子,蹭他脸颊。转头对着母亲,软软的童音缓缓道:“我最乖,是不是,娘?”两个大人一脸难以置信,拼命摇头。这个家中最小的孩子,最爱的就是乱扔东西,还热衷追逐家中猫狗满院子疯跑,气得狗都发誓不理,猫见也发愁的,还大言不惭的标榜乖?做父母的能怎么样?只当童言无忌了。
忽见侍候书房的仆人匆匆而过。截住一问,才知是屋中竹简用罄,正急着补足。赵姬吩咐侍女奶娘带走三个孩子,走时还不忘叮嘱要仔细看护,小心池塘和假山利石,然后随老爷一起走向书房。
脚还没迈进门槛,里面的人已经站到门边恭候。
走在前的是一位青年,身材瘦高,面色白皙,气质儒雅,恭敬的说道:“爹,您回来了。”紧随其后的是一名少年,脸孔青涩,眉宇之间的英气却丝毫不逊。他上前作揖,毕恭毕敬的说:“老爷好,夫人好。”
赵衰说道:“听说这屋中竹简布帛都用尽了,看来你二人是勤奋功课了。”说完,赵衰笑笑,眼睛在两人身上游走。
青年微笑着看着少年,“我正教厥弟习字,写到太字,总是差一点,所以多练了几次。”又调头看向父亲,“这才没有来得及去门口迎爹。”
赵衰为孩子的勤奋用功高兴,笑着说道:“嗯,不错,盾儿是兄长,理应多帮助弟弟才是。”他走上前,用手摸摸少年的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好好读书,珍惜时光。”
少年似乎很紧张,脸色涨得通红,一听老爷发话,忙不迭的应道:“谨遵教诲。”
到家之后经过孩子的闹腾也累了,赵衰随便说点家常,勉励了几句就离开书房。一路上还对夫人说:“厥儿这孩子太拘谨了,盾儿要好好提点才是。”夫人深有同感,连连称是。
屋内的两人目送二人出门之后都松了口气,坐下又继续习字。
夫妻两人回到里屋,赵衰接过夫人亲自烹煮的花茶,小酌一口,顿觉浑身舒畅,通体解乏。
夫人一边拿捏老爷肩膀,一边说道:“自打老爷进门就愁眉不展,想必朝中定有大事发生。”
赵衰本是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知我者,夫人也。”再抿上一口茶,徐徐道来:“秦君欲加兵郑国,主上决定援郑攻秦,用兵之日就在眼前。”
夫人动作停顿,显然没反应过来,“为何如此突然?什么时候动身?”
拍拍夫人的手,略作安抚,赵衰接着说道:“今日朝堂之上,众人几经商议,最后决定用兵。出兵之日,旬月之内。形势逼人,不得不如此啊!”说罢,二人都沉默了。
对于追随先君流亡19年的赵衰而言,苦难、白眼、生命危在旦夕,甚至战争,统统已经不新鲜。当年离开绛城,决定追随文公流亡那一刻起,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苦尽甘来,文公归来接掌大位,君臣戮力同心,终于成就一番霸业。赵衰已值暮年,眼看孩子成群,正要享天伦之乐,不料霸业始成,文公却早早逝去。
少主刚继位便风云突变。秦国执意挑衅,身为执政大臣,又岂能因祸避趋之?一旦开打,此战就只能赢不能输。只有赢,晋国的上下人心才能稳,少主的执政才能稳如泰山,晋国在中原的号召力才能一如继往。如果输呢?赵衰不敢想。战场上变幻莫测,没有百分百的事。输了一战不会伤筋动骨,可是少主的权威必定受到削弱,这是赵衰不愿意看到的。
先府。
春意枝头闹,中军元帅先轸家的院子也是百花争艳。不时传来孩子的嬉戏声,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