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并肩作战(2 / 2)赵氏连城璧之赵氏骄阳首页

通过周王室的宣扬,晋国从此扬眉吐气,在诸侯国的威望得以提升。这一切,都为将来晋国的中原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步关键至极的棋,晋国走了上着。从此,外部形势对晋国越来越有利。

得胜归来后,文公又大力推进内部改革,重用贤臣,励精图治,整个晋国开始慢慢恢复元气。五贤士均被重用。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胥臣辅政,栾枝佐事,郤溱、霍伯将兵,贾佗、阳处父制礼,魏犫、荀伯御戎。

同为开国元勋之后,性格投契,又加一起上过战场,先且居和赵盾来往愈加密切。

这日,赵家新来一位贵客他身材矮胖,圆头圆脑,慈眉善目,笑起来十分讨喜。他一出现,先且居马上认出了他。“狐兄,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此人叫狐射姑,是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儿子,也就是文公的表弟。狐偃只长文公五六岁,年龄上算是同辈,他的孩子年纪跟先且居、赵盾相当。

赵盾与狐射姑是第一次见面。先且居把赵盾拉过来,为他作介绍,“这是狐伯伯的儿子,狐射姑。”

赵盾不知对方年纪,想想还是客气点好,于是称呼道:“狐兄好。”

狐射姑早已听说赵家的事,知道赵盾是从翟国回来的,心中颇好奇。今日清闲,路过赵家,顺便过来见识见识。他回道:“赵弟好。”

三人互通生辰,先且居最长,狐射姑次之,赵盾最小。想不到无意中称兄道弟竟然歪打正着对上了,三人相视,哈哈大笑。

赵盾引二人到堂屋说话。

“上次勤王一役,听闻先兄和赵弟英勇杀敌,如今可是声名在外啊。”狐射姑对两位拱拱手,以表敬意。

“狐弟过奖,”先且居也冲狐射姑拱了拱手,算是回礼,“只是战场上为何不见狐弟?”据先且居所知,狐射姑可是练得一手好刀法的。

“唉,我爹不让我上,说是要让赵弟多见识。”说起这个,狐射姑撇撇嘴,显然是有点不高兴。

先且居笑笑,“你是兄长,照顾弟弟是应该的。赵弟年纪小,需要磨练胆量。不过说真的,就是我,虽然跟着我爹东奔西跑,也是头一回见这么大场面呢。”

“我也一样,小打小闹见过几回,这次好容易”毕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又有一身武艺在身,狐射姑仍是耿耿于怀。

“知足吧,狐弟,”先且居指指赵盾,对狐射姑努努嘴,“你爹只是这次不让你去而已,人家赵叔叔的谦让又何止一次?”

赵盾不太明白,他一脸疑惑的看向先且居。

狐射姑也不出声,先且居自顾自的往下说道:“自打回到绛都之后,赵叔叔向君主举荐了郤榖叔叔、郤溱叔叔、狐毛伯伯、栾枝叔叔、我爹、胥臣叔叔,太子的老师阳处父也是赵叔叔引荐的。”

“可是我父亲也陪伴君主流亡了十九年。”狐射姑不服气,先且居对赵家太过偏袒。“此次勤王也是我父亲定计,还几次三番劝说君主出兵,这才让我国声名大震。”狐射姑虽未能出战,其父献计在先,他也是与有荣焉。

“狐伯伯和我父亲一道辅佐君主,赵叔叔也一样啊。”狐射姑似乎有点胡搅蛮缠,先且居有些不悦。“我并不是说狐伯伯没有功劳,而是说赵叔叔为君主引荐了许多人才,自己却甘居其后。”

狐射姑没反应,先且居喝了口水,有点要详细说下去的意味。“归国后,君主把公主许配给赵叔叔,赵叔叔与君主,除了君臣,更是翁婿,亲上加亲。照理赵叔叔的排名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当然,狐射姑父亲是君主舅舅,排在赵衰之前也是应该的。

“可是,今年三军六卿设立时,君主又提出要重用赵叔叔,赵叔叔又是推拒。”这些事情,先轸都跟先且居说起过,所以他知道得非常清楚。“赵叔叔对君主说,栾枝忠贞谨慎先轸足智多谋胥臣多闻广识,皆可以为臂膀。,君主本来还要将他排在自己舅舅之上的,”

说到这,先且居特意看了狐射姑一眼。心想,你可能还不知道有这一出呢。“赵叔叔极力推辞,说是狐氏有大功,赵氏愿居其后。另外,他还列举,朝中贤人,像箕郑、胥婴、先都等都可担大任,所以”

“所以什么?”狐射姑忍不住追问。

“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排位。”先且居把话说完,没好气的看着狐射姑。

经过此次改革,军中的格局变成中军将:郤榖,中军佐:郤溱上军将:狐毛,上军佐:狐偃下军将:栾枝,下军佐:先轸。“也就是说,赵叔叔并未进入六卿。这也意味着,他放弃了进入晋国最有权力的排行之列。”

听到这番话,赵盾的心里登时五味杂陈。他心目中那个爱慕虚荣的父亲瞬间崩塌,他马上心疼起父亲,替父亲不值。为什么辛苦经营多年,却要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拱手让人?这些年的辛酸苦楚到底是为什么?

他没有意识到,那棵仇恨的树已经渐渐枯萎,枯枝掉落,根茎萎缩。他慢慢向父亲靠拢,越来越接近阳光,开始与这世界做亲密的融合。

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争雄,爆发了史上闻名的“城濮之战”。晋文公流亡楚国时,受到楚王热情款待,双方约定,未来两国交战,晋国当退避三舍。此次文公遵照约定,与楚军交战时,退后九十里。

先轸担任晋军首领,将兵约三万二千人。楚国以令尹子玉为元帅,将兵约四万二千人。两军相遇于城濮,遂展开会战。战争以晋国的胜利告终。

自勤王之役之后,晋国又一次向诸侯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是年,晋国大会诸侯于践土。参加会盟的有宋、齐、鲁、郑、陈、蔡、邾、莒等国,晋国被推为盟主,史称“践土会盟”。

这是自齐桓公“葵丘会盟”之后,诸侯国间举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盟会。此次盟会也正式昭告天下:春秋时期,中原的第二个霸主非晋国莫属。

历经近二十年的政权更迭,宫廷内斗,上下失和,晋国重新焕发新机,并且还走到号令诸侯的巅峰。晋文公为晋国创造的声誉超越其父,晋国的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一刻。

来到陌生的绛都,走出那个阴暗狭窄的巷子后,赵盾被这个时代焕发的光芒深深吸引。

参与勤王一役过后,二十岁的他怀有强烈的渴望亲身参与到晋国的霸业中去。为此,他求知若渴。他读书越发上进,把父亲给他请来的先生教过的功课完成之外,他还主动翻阅典籍,对励精图治的改革尤其上心。

有一天,他看到这样一段描述:

“管仲,字夷吾,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其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公元前685年,年仅34岁的管仲出任齐国臣相。此时的齐国已被前朝宫廷内斗折磨得奄奄一息。管仲上任之后,改革事业兴起,齐国一跃成为春秋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管仲的高屋建瓴、大度能容、智慧机变,令年轻的赵盾仰慕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暗暗的想,如果有一天,可以将理想付诸实施,彰显才华,必定痛快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