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冬至祭天大祀,迎天地神明以示国富力强,又与启帝文君衍的加冠礼同时举办,实乃成化后第一盛事。
日出前三刻,启帝戴皮弁、着祭服从午门出发,宗室长老携礼部尚书手捧祝文与各项祭品缀于身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过扫雪过后的汉白玉石阶,来到祭坛之下。
百官成两列分立道路两侧,礼部官员将祭品摆放完毕,此刻,悠远的钟声从皇宫内传来,主持大礼的钦天监长呵一声:
“迎帝神”
群臣俯首,独皇帝一人在鼓乐声中缓缓步上台阶,对着神牌举香一拜。拉开祝词卷轴,即将加冠的天子冷静地念道:
“成化五年,岁次乙未,仲冬癸巳廿二日,皇帝文君衍致祭于黄帝轩辕曰……”
敬送帝神后,礼部诸官着手准备加冠事宜。午时一刻,太阳穿过祭器,投射在祭坛中心的皇帝背后。宗室无长,沈镜作为帝师代先皇行加冠之礼,身穿大黑祭服一步步上前来,将象征成年的玉冠戴于天子发顶。
文君衍抬头,君相两人在对视中默契地共颔首。
大典过后的第二日,便是重山阁冬猎。
刚刚成年的皇帝第一次换上银红猎装,骑在枣红色骏马上显得英姿飒爽,背后箭篓中有金镞精铁箭二十支,与众人区别开来。百官身着深青色袍服,骑着重山阁统一训练调配的马匹,向丛林中四散开来。
本次冬猎亦有世家子弟自行配马参与,他们大多未过而立之年,脸上尚带着几分稚气,想必是听了族中长辈的话,想借此机会在启帝面前露个脸,好庇仕途顺遂。
沈镜在一干摩拳擦掌的年轻人中显得格外突出。
他自八年前封雪山一事落水后便落下了寒症,天气一凉便手脚发冷,行动略有不便一年前更是因劳累过重病倒,彻底掏空了身体,虽然精心调养,但总是禁不起活动,只能坐在马车里等待天子狩猎归来。
他今天罕见地穿了件火狐狸皮子,头戴朱红翎冠,给他冷白的肤色添了几分生气,在草叶枯黄的雪地中明艳夺目,惹得好几位路过的世家子弟连连回头,投来或崇拜或惊羡的目光。
而深知丞相大人严谨作风的众官员自然不会去惹他不快,纷纷目不斜视的策马奔过去了,只有些年轻官员涉世不深,想要过去攀谈几句,又被丞相大人的冷脸吓得不敢吱声。
沈镜加冠后更加偏爱素色衣裳,不大喜这般出风头的艳色,但谁让昨天启帝文君衍多加嘱咐让沈镜穿个艳丽点的颜色,好让他在归来时一眼便能看见奔过来。帝命难违,沈镜只好拿出了这件做好后便放在库里落灰的红色大氅。
日过午后,林子的空地中央便只剩下了皇帝的御驾和两辆车马。
另一辆是属吏部员外郎颜参的。
此次冬猎,朝廷中四十岁以下的官员都要参加,除了沈镜身体抱恙外,只有颜参因为前些日子不小心跌倒折了手骨,不能参与,却坚持到场。
沈镜与颜参也算旧识。说来惭愧,当初沈镜、秦枕危、谢承、颜参四人还有个京城四公子的名声在外,有不少年轻才俊仰慕。四人间曾经开过不少诗会,以文会友,打下了几分交情。
但其实,沈镜与秦枕危自幼相识,关系比其他两人都要更好一些谢承是先太子表兄,沈镜是先太子伴读,两人总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唯有颜参是颜家在江州分家的庶族子弟,十一岁才来到京城,虽以才学相交,不论贵贱,但多少有几分生疏。
颜家得才如此,自然是好的,怨就怨在颜大人的独子颜既明与颜参岁数相差不大,风头却完全被颜参盖住。导致当年京城诸人皆闻颜公子参,不知嫡子颜既明,这可不让颜既明心生怨怼?
因而颜参入仕十几年,虽尽忠职守,却还待在六品小官的位置上,但才能远逊于他的颜既明却早早坐上了大理寺少卿的职位,官居四品。
就连冬猎这样一个可能受到皇帝提拔的机会也白白地流失,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颜参见沈镜朝他的车架走过来,理了理袖子行一揖礼,“小臣见过丞相大人。”
“你我是旧时相识,何必如此生分?此刻不在朝中,唤我鉴之便是。”
沈镜摆摆手,笑容温和。
“修灵近来如何?两月前户部的那篓子事,给吏部添了不少麻烦吧。”
这说的便是王澜落马之后,沈镜将户部整个都清洗了一遍,换了不少新鲜血液的事。虽然户部风气因此改善不少,但给吏部加了不少升迁贬调的工作。
“修灵受朝廷禄米,蒙君上恩泽,这些自然是分内的事。”颜参在这几年宦海沉浮中磨去了不少棱角,说起话来没有半分差错,“不比鉴之辛苦。”
见他身体无碍,但不经意间总是拿左手抚摸固定在夹板上的右手,沈镜心中不由得可惜,出言安抚道:“任大人为吏部尚书,行事注重稳妥。你这些年谨小慎微,他都看在眼里,想来以后修灵会在吏部有一番作为的。”
颜参面上浮起淡淡的笑意,“承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