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轻笑,明明十二岁从老夫人院中搬出来独居以后,月婉便不要人陪着睡了,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姑娘睡吧,奴婢陪着你。”又抱了一床薄被来,睡在床榻外侧。月婉终于安心,沉沉睡去。
又过两三日,老夫人又请了太医署的太医来替月婉诊脉,太医神情凝重,诊脉了许久,终于开口,“老夫人,陆姑娘这是大安了。”
屋中或坐或站的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太医又开了固本培元的药方才离去。
待他一走,陆老夫人便将月婉搂在怀中,声音都有些哽咽,“可算是大安了,我这颗心总算能放下了。”陆老夫人身子骨不好,年过半百,忌大喜大悲,见她如此,旁人忙劝。
月婉心中愧疚难安,忙拿着手绢替老夫人拭泪,“是婉儿不孝,累的祖母替我担忧。”无论是十五岁的她,还是二十岁的她,总是叫祖母为她落泪。
陆老夫人只抱着她叫心肝儿。
月婉便越发愧疚,她哪里是病了,而是因为,这些日子里,她都未能从她重活到了十五岁一事中反应过来。一开始,她哪里顾得上旁人心情。此时此刻,她却深刻感受到,自己这些日子叫人多替她担心。
她的祖母,疼她如宝。
陆大夫人送过了太医出门,此刻掀了垂帘走进房中也细声劝道:“母亲如此,该叫婉儿心中难受了。”
月婉同陆大夫人合力,可算是将老夫人的眼泪给哄住了。
陆大夫人掌管着府中中馈,自是庶务忙碌,可小侄女这里她也是关怀备至,此刻放下了庶务,留在凭栏院安心说话。这些日子,府中上下没有谁不为月婉挂着心,如今听得太医说小侄女大好,她精致明媚的眉眼也都含着笑意,摸了摸月婉的脑袋,“日后可不许再叫人担心了。”
月婉认真点了头,“婉儿记住了。”
老夫人同大夫人又坐了两刻钟,见老夫人疲倦了,月婉便起了身,同大夫人搀扶着老夫人回去休息。
月婉被关在凭栏院中休养,今日还是头一回出了院门,走在回廊上,见着处处景致都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心中不由得升起了暖意。
这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是她的家。
她回来了。
她吸了吸鼻子,忍住了眼泪,装作若无其事。
走到正院,大夫人略坐了坐,便道:“父亲同持远只怕此刻已得了消息,午时会回来用膳,儿媳先去布置。”
老夫人点了头,又拉住了月婉的手,“让厨房多做几道婉儿平日里爱吃的。”
“儿媳省的。”大夫人一笑,这才出了门,留下这对祖孙说话。
老夫人仔细地检查着小孙女情形,“都瘦了这许多,太医说了能食荤腥了,可不许像从前那样不爱吃肉了。”
“婉儿省的。”
屋外有急促的脚步声,还有婆子婢女们此起彼伏的请安声,“二少爷。”
老夫人一笑,倒像是见怪不怪,“这皮猴,一定又是逃学回来。”
老夫人话音刚落,便有一道欣长身影打了帘子进了屋,来人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是极其俊朗的长相,同月婉有五分相似,一看便能瞧出二人是亲兄妹。
月婉心中激动不已,却又百感交集。二少爷不是别人,正是她一母同胞的兄长陆长愿。
自他们母亲去后,父亲剃度皈依了佛门之后,祖母便更疼爱他们兄妹二人一些,陆长愿整日里同国子监的纨绔子弟们厮混在一起,虽没染上吃喝嫖赌的坏习,却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逃学去跑马斗狗。
祖父同伯父管教他甚严,可每每他犯了错,祖母一知晓,便会抱着他恸哭,不许旁人责罚他。祖父同伯父便下不了手了,久而久之,陆长愿便越发没人能管教,连从国子监逃学都成了常事,算算日子,今日该是他在国子监读书的日子,不该回家。
陆长愿入了屋,先是给老夫人请安,“孙儿给祖母请安。”
他一抬头,见着月婉也在,脸上笑意一僵,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讨好,“妹妹。”
月婉见他如此,心中倒有些莫名,怎得阿兄见着她似有些害怕?
她不明所以,却又因为见着陆长愿而带心中欢喜,笑着唤了声,“阿兄。”
老夫人见陆长愿一头热汗,忙让人打水来让他擦脸。
陆长愿一边绞了帕子擦脸,一边还在偷看月婉。
不想月婉也正盯着他瞧,像是能看穿他的内心,他有些气短,“祖母,妹妹,我今日可没有逃学。”
这话倒让人意外。
月婉想都没想,问他:“那你怎么此时就回来了?”
陆长愿说的心虚而又真挚,“今个儿先生饶了半日假,我想回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