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衙门如何做事,还轮不到尔等来指手画脚,速速退去,不然,统统以冲撞朝廷重地之罪抓入监牢!”
廖永堂心烦意乱。一群黄口小儿,仗着自己有了功名,便对衙门事务指指点点,大放厥词。听信了一些传言,便来指挥锦衣卫做事,这等荒唐事,也只有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东林士子做得出来。
至于他们那些身后百姓,不过是随声附和,只要拿出官架子来,保管将他们吓个屁滚尿流、一哄而散。这一点,廖永堂很有信心。
廖永堂的话让张继祖眉头一皱,刚要说话,身后却响起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
“大人此意,是宁愿放过那些叛贼,也不愿彻查此事了?”
张继祖很诧异,这个声音他很熟悉,分明就是平日里跟在众位士子身后唯唯诺诺的那个梁康,今日怎么忽然间变得如此有勇气起来?
这一句话,令廖永堂勃然大怒,原本他的心里边藏着鬼,梁康的话便如同一根尖刺直接戳到了他内心中最不愿触及的地方。
但此时,他着实不愿意节外生枝,强压住怒气,一拂衣袖。“尔等也是苦读圣贤书的人应该知道妄议朝政、诽谤朝廷命官是什么样的罪过。本官只当尔等是无心之失去速速散去本官公务缠身哪儿有功夫陪尔等在此消磨时间”
“大人如此推诿莫非大人与那东虏奸细有什么瓜葛不成”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一句声响极大地叫喊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廖永堂猛然站住了脚步手在腰间一探已是将腰间的绣春刀抽了出来。继而转过身来一脸的肌肉扭在一起说不出的渗人。“是谁喊的”
人群即刻鸦雀无声众人齐齐的将目光投向廖永堂却没有一个人接腔。
张继祖却是察觉到有些不对劲。
身为一名大明的士子尤其是作为东林书院的一份子风闻奏事指摘朝廷以及文武大员的不是已经成为个人心灵和生活中不可磨灭的烙印。
御史以风骨闻名为了名声他们可以弹劾权贵、辅臣、阁老甚至于皇帝所求的不过是誉满天下。当然在这背后推动他们勇于面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动力各有不同有些是因为金银有些是贪图名声有些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有些则是为了弹劾而弹劾。
张继祖自认为自己是东林的后起之秀有责任也有能力重新将东林的影响带回庙堂。魏忠贤的屠杀、温体仁的陷害都不能将东林一脉彻底击倒总有一天东林学子会卷土重来而自己将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为此他积极笼络凤阳当地的士子并成功化身为凤阳士子的领袖。他渴望通过一个机会让自己一朝名扬天下然后参加来年的恩科成就一生的功业。
为此当听到东虏鞑子奸细出现在凤阳锦衣卫无所作为的时候。张继祖怦然心动。
可事情的发展却似乎有些出乎张继祖的预料。首先前来声援士子的各色人等。以往但凡衙门有什么事情这些个黎庶百姓躲得是要多远有多远。可今天却一反常态还没怎么慷慨激昂的讲上两句甚至于连事情都没交代清楚百姓们已然是“义愤填膺”、“群情激奋”。
刚开始张继祖还以为是民心可用。现在却忽然有了一种被人利用了的感觉。
人群中传出的话语一句比一句刁钻张继祖不是无知小民更没有读书读成了傻子这些从人群中传出的话语分明只有一个目的激怒廖永堂
在廖永堂终于克制不住拔出绣春刀的时候人群中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再度响起。“看来小人还真是猜对了大人这是要杀人灭口啊”
张继祖忽然间想发怒了。这成何体统
今天我可是主角这是谁一直在抢戏
刚想回头屁股上却结结实实的挨了一脚张继祖毫无防备顿时跌跌撞撞的冲向了廖永堂。
廖永堂黑着脸正在搜寻究竟是谁在人群中说话忽然发觉一个人影从对面的人群中冲出来沿着台阶就冲着自己疾扑而来。
廖永堂大惊失色下意识的便将手中的绣春刀竖了起来。
张继祖只觉得自己左肩一凉随机便是一种从未尝过的痛楚袭来低头一看一截明晃晃的刀尖已经插进自己的肩膀。
张继祖出身凤阳大族又是长子嫡孙自幼被家中长辈看中加之其又是凤阳城内有名的“神童”倍受呵护和推崇几时受过这样的伤痛一声惨嚎之后就此晕了过去。
梁康立刻高声叫喊起来“锦衣卫杀人了张家大公子被锦衣卫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