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筹划未来(1 / 2)关陇首页

延嘉里的巷子中车水马龙,大家都想一睹神童真容。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群,张韬即便做好了准备,仍然低估了粉丝的热情。

时至如今,他不会再将名声当做是负担。

自从决定为自己增添名气、更早在士林打下基础,他便有意在学馆中展露锋芒。

今日的情景不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么?

不得不说,前世的遭遇与现世五年的反思,已经让他吃透了这个世道的规则。即便相隔一千七百余年的时空,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想要在这个世道取得成功,也像后世一样,家世、颜值与学识,多多益善。

魏文帝曹丕时期在两汉察举制的基础上,设立了九品官人法,后世又称之为九品中正制。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每州设立一名大中正,掌管该州数郡人物的品评,每郡则设立一名小中正,对大中正进行辅助。

只要籍贯在本州,无论人在何处,都在大中正的品评名单上。就相当于后世的高考,无论是小学中学在哪里上,高考必须要回原籍。

至于品评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家世、二是行状、三是定品。

为什么要考察家世?

因为如果你祖上是汉奸,肯定不能让你做大官。假如你祖上是老革命根正苗红,进入官场也绝对比一般人便利,这不过是后世的政审罢了。

行状又是什么呢?

由于九品中正制是由察举制演变而来,保留了察举制的某些特点。你有什么品行,在乡里名声如何,孝不孝顺,才能如何,分类标注,都给你记下来,作为授官的参考。

这一点也类似后世的提拔前公示。

唯一的区别是,后世领导要提拔某人,先进入公示期,没人举报问题,到时候就可以授官了。而此时做行状,则是根据社会舆论对你评价,公示期是整个前半生。

至于定品,则是整个考察流程的最后一关。

在“上中下”三品中,依次细分,便成为九品。比如说“上品”,有“上上”、“上中”、“上下”三个品,这时候定的“品”,叫做“乡品”。

顾名思义,乡品也就是乡里乡亲给你打的分,决定你以后做官的资格,所以又叫做“资品”。

在九品之中的一品,也即是“上上”之品被称为“圣人之品”,一般不轻授,成为虚品。二品便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品,又称之为“灼然”,意思即明晓天下事理,信誉卓著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