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晒盐难(2 / 2)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首页

因为粗盐经过包装运输后,每批发一斤差不多都会亏上一两文钱,虽然只亏一两文,但架不住粗盐的销售量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这两年,更是呈爆炸式发展。

前年盐运司还能净赚上千万两,去年产量和销售额虽然大涨,可净利润却是足足减了一半。

“刘管事,这煮盐不但费时费力还费柴禾,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晒盐吗?”

朱慈烺在加工作坊转了一圈后,便望着身后的一众管事沉声道。

他这次来就是想要解决晒盐的事儿,否则光靠煮盐,将来根本就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也无法将成本降下来。

“回陛下,晒盐之法,确实自古有之,也省时省力,奈何所需的条件太过苛刻了。”管事一愣,随即便赶紧答道。

“哦?晒盐还需要什么条件吗?”

朱慈烺同样颇为诧异,他原以为是古代人,根本没想到可以晒盐,所以才用煮盐这种笨办法。

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而是貌似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无法攻克,这才导致晒盐没有大规模的普及。

“陛下有所不知,晒盐所需的器皿,必须要用石块来开凿,否则无论用木料打造,还是用砖砌水池,都不能持久,用上几次就无法再用。

而用石块开凿出来的水池,虽可以长期使用,奈何打造一块同样费时费力,还晒不出多少盐来,根本就没有煮盐来的合算,所以才…”

“是吗!”

朱慈烺恍然大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晒盐所需的步骤就那么几样,先将海水引入池中进行沉淀,蒸发水分,然后将卤水过滤,最后倒入结晶池中晒干结晶。

前几个步骤,以明朝现在的工艺确实很简单。

那些盐户在夏天的时候就会围堰将里面的海水进行暴晒,然后再舀入木桶中沉淀一夜,煮出来的盐不但分量足,口味色泽也要更好一些。

至于用木炭纱布等过滤盐水,去除杂质,两淮的盐商以前也早就掌握了。

唯独卡在最后一步将盐水结晶上,确实以明朝现在的工艺技术,无论用什么东西来打造结晶池,都承受不住烈日常年累月的暴晒和盐水的腐蚀。

哪怕用最好的青砖和糯米来切水池,恐怕也用不了几次就会开裂,至于用木头打造,那就更扯澹了。

用铁池那代价只会比石头更大。

最好的选择确实是用石块来打造,可想到这时代的采石和凿石工艺,朱慈烺也释然为何晒盐法没有普及了。

想要成规模,那石块非得数万数十万块不可,先别说开凿,就是将那么多的石块运送到海边,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不过一旦开凿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盐池出来,那肯定是一本万利,日进斗金,就长远来看,肯定比煮盐要合算,而之所以没有盐商选择这么干,多半还是怕被人觊觎。

朱慈烺自然也不会选择耗时耗力打造石池来晒盐,因为他等不起,至于用水泥,别说现在没弄出来,就算弄出来了,恐怕也不行。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其实以明朝的工艺,是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做出可以长期使用的晒盐池出来的,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而已,或者说是心思没在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