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墨在马车里听得却是分明,心想:这个海瑞果然很得百姓爱戴!但他和传闻中的那个人真的一样吗?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问笑笑生道:“老丁,海瑞这个人你听过吗?真的很古板吗?”
“当然听过……朱公子啊,这个人可是有名了,那些官儿见了他都躲着走,没人愿意搭理他……我在朝天观也听人说起过,这人啊,天生的油盐不进,鬼见了都愁啊!”
哦……
朱墨带着疑问,在晌午时分终于进了淳安县城。
一路上,
虽然没见流浪的灾民,却见城墙上下,全都是草棚,住满了灾民,约略估算,至少有三五万人。
……
而一到淳安县衙,两人却看见了惊奇的一幕——
门前空地上坐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旁边都是临时草棚,远远可见,连衙门内也坐满了灾民。
这不足为奇,更令人惊奇的是——
这些人全都是老弱妇孺,而且全都眼神坚定,见了谁都是一言不发。丝毫没有惯常的灾民那种乱哄哄的抱怨绝望场面,反而是特别的井然有序,而且是自发的,并没有衙役管着。
朱墨很早就见过灾民,小时候在道观里还挨过饿,此刻一眼就看到了稀奇之处——
这些老弱百姓的碗里,只有稀薄到接近清水的粥!
“插上筷子不倒!”
这不是海瑞的名言吗?怎么到了他自己手里,灾民的碗里不要说插筷子,连根草都会在上面漂!
笑笑生顿时怒了,悄悄道:“朱公子,这?这什么情况……?怎么一个青壮男人也不见啊?衙役呢,衙役也没有……”
朱墨也是既惊且骇。
须知,
从省里出发前,他早知道戚继光曾押运过粮食到淳安,算起来,粮食尚未见底,怎么会这样呢?
难道?
粮食都不见了?
可那些青壮年男人呢?
更奇怪的是,衙门里也是一个衙役不见。厅堂上,天井里,到处也都是老弱妇孺,人人也都是一碗清水粥,也全都是一言不发……
让朱墨非常难以忍受的是——
每个人都用一种疑虑的眼光看着自己。
这?
这是为什么?
朱墨大感惊奇。
这,
完全不是预料的场面啊!
……
朱墨感觉浑身不自在,悄然出门,正要登上马车到处转转,却听墙角靠着的一个老人喃喃讽刺道:“哼!想贱买我们的田?没门儿!趁早走吧!别等海老爷回来把你们抓起来!”
朱墨和笑笑生这时若有所悟:敢情他们怀疑两人是来买田的?
笑笑生耐着性子上前道:“老人家,这位是朝廷派来的钦差,朱墨朱公子!您听说过吗?咱们是来救灾的……”
“哼!救灾?你们就别搀和了!你们这种人已经来过好几拨了,别想骗我们!我们的田绝对不卖!我听你们口音是外乡人?赶紧的,赶紧走,一会儿海老爷回来会把你们抓了!”
朱墨顿时一怔:难道海瑞把那些来贱买良田的人都抓了?这个,也不算犯法啊,说不到抓人的……再说了,这些人怎么一点也不抱怨?明明只喝着海瑞给的清水粥,却还是把海瑞奉若神明?
老人又盯着朱墨,仔细打量一会儿,不屑道:“小伙子,你别装了!朱墨朱公子,江南地面上谁没听过啊?王世贞大才子都拜服的人,岂是你装得了的?那可是我大明第一位才子!就你?我呵……”
这?
我?
擦!
朱墨顿感啼笑皆非——
我装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