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方子(1 / 2)大明,从尚公主开始首页

巨大的充气神像已由京城运来,这是一个高达两丈的巨人,其头颅按孔明灯的原理,由皮匠苦心造成,内里点上红烛,上下嘴唇用一根细线扯动,远远看去,一个红光满面的仙人,正淳淳告诫这大千世界的万众蝼蚁,怎样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就差一篇像样的文章了。

休息了一夜,傅忠绕室徘徊,搜肠刮肚,耗尽脑汁,在纸上奋笔疾书。

南华帝君敕曰:

世人皆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此说何其谬也。

天道至公,不偏于私,不媚于众,正道直行,煌煌如日。岂肯为那损东补西之小计。

人道出自天道,人心当体天心。

然万众纷纷,人心自高天意,不可一概而论。

时移世易,富者田连广陌,贫者地无立锥,究其本源,其损、补之说,又有两途。或贪、或懒;或智、或愚。一曰巧取豪夺。一曰顺势而为。

其贪而夺地者,六道轮回正为此辈而设,其懒而失地者,咎由自取,天不佑之。

慧者田多,愚者田少,又当如何解释?

天生万物,良莠不齐,非造物之出错,实自然之竞争。世无竞争,则如一潭死水,繁华如何铸就。若良莠等量,能力趋同,何来差别。没有差别,何来竞争,此天道之妙处。

又当如何调剂?

自鸿蒙开凿,人居其间,暴霜露,斩荆棘,以奉如天,何其辛苦。吾等享其血食,岂敢视人如刍狗。芸芸众生,皆天之骄子,当一体同仁。

愚者、智者;田少、田多,皆自然之理,不可强而均之。

天道慈悲,不绝人路,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

愚者也是噙齿戴发之辈,何忍其身无避寒之衣,口无饱腹之粮。有司当开启民智,兴学救愚。

智者得天之厚,当思能力越强,责任越大,除天赐本分之地,多余之地,应缴三倍之税赋,以补兴学、政务之资。天赐之地,当取本地平均之数。

天何言哉:智、愚犹可训,贪、懒不为人。

吴堡之事,乃天罚之,榆林不必惶恐。

知府傅某,黄口孺子,若能体察天心,勤勉有为,则榆林有幸。其德必荫其家门。若因小不忍而失大德,则彼之前途,不知其可。

贪婪懒惰之辈,当思人皆劳而得食,天意不可违,天心不可侮。戒贪戒懒,上天有好生之德,也是汝辈一线生机,务谓言之不预。

急急此令,咸使闻之。

傅忠写罢,掩券一笑,不伦不类,也只有这样的水平了,终归没有系统学过古文写作。这个可不能用毛笔书写,那样的字哪里能入人之眼。他用竹筷子自制了一支蘸水笔,他的钢笔字还是写得不错的。

仅仅用了八天,傅忠便搞定了装神弄鬼的家伙什,剩下的两天,他苦思农田增产的办法。

中学课本上,提到粮食增产,离不开氮磷钾肥料。二十一世纪,物质非常丰富,人人都讲究养生,被农药残留害苦了人们,都尝试过在自家阳台上摆弄过坛坛罐罐栽培蔬菜。

傅忠也不例外,他回忆起当时种植蔬菜的细节,把这些东西用在小麦种植上,道理是一样的。

首先,将黄豆压碎后炒熟,装入一个瓮中,按一斤黄豆配十斤水密封发酵,半个月后,均匀地施入田中。沉在瓮底的渣子可以继续浸泡,继续追肥。

其次,每个庄户的田头,做一个涵洞,将人粪铺一层,田土铺一层,浇一层水。层层铺好,将涵洞密封,等它腐烂后铺在田土上。

第三,农户家里的鸡蛋壳、鱼肚肠、鸡毛,人剃头后的毛发、指甲、猪骨头等装入瓮中,加水密封,等水色变黑,洒在田中。

夏秋两季收割后,将麦杆在田内焚烧,也可改善土壤。这些农业小常识,在明朝可是了不得的高科技。

十天后,田蕴三人回来了。那个时候,能考取秀才,已是了不得的文人了,何况两个进士,一个举人,沉下心来,有什么问题发现不了。

田蕴城府深,齐泰气鼓鼓,俩人都不说话,逼得黄子澄不得不开口,“农夫真的苦。”说完,就没了下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