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九章(2 / 2)宋时从梦华录开始首页

而看另一边,此刻的秘阁之中那些原本讲究着斯文有礼的士大夫们,差点就要撩起袖子大打一场了,若不是场面上有殿内武士,还有宫人在维持着秩序,否则这秘阁之中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因为没有官家在此处,还有身为宰相的杨秉镇场,这些人的的言语说得要多么刻薄就有多刻薄,说上一句腐儒都是轻的,几乎就是如果在对辽人使者一事上退让,那就是卖国的奸臣。

这样的名声谁想要背负,那些想要引经据典想要说出一番大道理的老臣,也只能说实在无礼。

正所谓文人舌下有龙泉,若是论骂人的功夫这武人即使多十张嘴也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他们还不是街上泼妇骂街那样没有来由和根据,他们都是说的有据有典。

而就在这样的气氛之下,有一个宫人走了进来说道:“各位相公,官家身边的张大档过来了!”

此话一出这繁杂的秘阁之内方才安静了一些,倒不是张茂则的身份有多么超然,能够让他们听命于对方,而是张茂则代表的是官家,所以方才安静了下来。

他们在此处无论争得如何,若是官家不出口表示他们所说的这些也尽都是枉然。

“各位相公,官家说今日与杨相有公务相商,今日这番会议便到此为止吧!”

张茂则就是过来传个话,这种事情交给任何去做都可以,不过却他过来一趟最为合适。

因为若只是遣派来一个普通宫人,都显得太过轻慢,他们毕竟都是中枢大臣,个中宰执他们的意见甚至可以影响到国家的走向。

政治也是一门艺术处处都是需要做到恰到好处,有官员皱眉觉得官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而杨相也未到场像是将他们都隔绝在外一般。

“不知官家和杨相,是否给了应对辽国使臣具体的方案和对策?”

这不是他来问策,而是想要探查官家对于此事的态度。

张茂则笑着点了点头道:“此事杨相倒是有过说论,不过却也未曾对此事盖棺定论!”

“还请张大档言明……”

一众人都是将目光看向了张茂则,杨秉与官家在一起,而官家身边最为亲近的大档问出问题,杨相既然直接回答而官家未曾拒绝,这也是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官家的意思。

“杨相说了辽国使臣的目的错了,不应是来指责我大宋毁约一事,而是要想一想莫要惹怒了我们!”

有些人还想要说些什么,而张茂则却已经转身离开了,有些话适可而止最为妥当。

不可说的太多了,而有些人自然能够体会。

杨秉对于辽国和西夏的态度一向都是主张激进,有这样的态度也并不奇怪。

不过官家让张茂则转述这番话可就是态度暧昧,也没有点头应允,也没有出声拒绝,可是秘阁会议之中却又没有露面。

都是面面相觑,有人互相议论了几句却又摆首一起离开。

……

而在民间这件事情,自然也是传的沸沸扬扬,有时候民间对于朝堂上的八卦,昨日发生的事情,第二日就在酒楼茶坊,以及乡野之间流出很多版本来。

这也是为何有时候一些民间百姓对于朝堂上的某位相公有古板的印象,有时候见到真人却是如何也不敢相信。

因为本人和流传的却是相差甚远,这就是三人成虎了。

而辽国使者来汴京,这种事情自然不会与事件本质相差太远,在民间也只是议论朝廷对于毁约一事是对是错?

如这种动静,在一些酒楼之间读书人之间的议论之声,也仅次于当初杨秉在太学中,提出王道和霸道杂糅之那般震撼。

“听说了吗?这朝中有相公认为我大宋此举有失道义,可是谁曾记得当初是辽国想要入我大宋,而且燕云十六州本就是我大宋的领地,他们若是敢问责,我们便只需要打过去便可!”

“子厚兄你此言谬已,我大宋与辽国结成盟交方才换来如此多年的太平日子,不过是舍去一些钱财而已,那些武夫未得官家应允,竟然主动挑衅辽国,本就应该惩处!”

说着还是十分意得的摇着折扇,仿佛是觉得自己所说的乃是至理名言一样。

见其他人没有说话,他继续道:“如今我大宋需得有大国胸怀,西北我大宋待蕃人宽厚不方才得到其归心,如今为何不知效彷而要破坏邦交呢?两国若是能够重结兄弟之国,辽国也当思我大宋之恩!”

他全然不知道他这番话可是已经激起了民愤,有时候学说对于读书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自从王道霸道兼行理念推行,也深入人心。

而这人的一番话可谓是与之背道而行,这就差不多再说不就说一点三十万岁币嘛,大宋地大物博怎么会差一点钱,而边关的将士打下的疆土也成了跋扈的武夫。

甚至所谓的西北蕃人归属也将此作为例子,上升到两国的关系上。

谁不知道如今这些人都是将自己视作了宋人,在这里大谈阔论,一幅指点江山分明在心底里却并不认同那些人的身份。

所谓的仁义道德也多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张载听着对方夸夸而谈,手上的拳头都变硬了。

他虽然出身名门大儒门下,却不是那种只知道将圣人典籍视作教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