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出了知府衙门,带着几个衙役便来到了郊外农田。
此时的扬州百废待兴。
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百姓人口问题。
扬州历来是最富庶,人口众多的繁华之地。
前朝时期扬州城还有百万以上人口。
想要恢复扬州昔日的盛况,他需要给扬州下一剂猛药。
“大家都停一下,知府大人有话要说。”
一个差役上前叫停了正在劳作的百姓。
杨宪看着眼前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百姓,内心闪过一丝不忍。
不过很快就放弃了。
“百姓们,我知道大家辛苦。”
“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朝廷,对我们扬州城抱着巨大的期待。”
“扬州城也是我们的家乡,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争取将半数田地复耕。”
“在两年时间里,争取让所有田地复耕。三年时间,将扬州的粮食产量恢复至前朝时期。”
杨宪目光扫过大大小小的官吏,百姓,继续开口说道:
“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全力以赴,一定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我宣布,从今日起,整个扬州,所有人一律下田耕种,包括本官在内。”
“所有官员,将公田划分为责任田,分给每个官员,每个官员必须亲自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耕种。”
“从播种,到粮食收获,必须由本人亲自完成,倘若秋收时责任田里面没有收成的,一律按渎职罪论处!”
杨宪看着众人,嘴里不断说着鼓舞人心的话,定下来扬州城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说完,他就从旁边衙役手里接过一块木桩,上面写着“知府杨宪责任田”的字样。
官员们看着杨宪以身作则,也开始纷纷行动起来。
将责任田的牌子竖在分发的责任田里。
而杨宪也是将官服脱去,拿上农具,带头下田耕种。
扬州城的建设也就此如火如荼的拉开了序幕。
…………
应天府。
皇宫,武英殿内。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批着奏折。
朱标则是在旁边学习,并且批阅一些简单的奏章。
“皇上,李善长求见。”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走了进来,拱手行礼。
“善长来了,让他进来吧。”
“是。”
李善长握着一本奏折,走进了武英殿。
“臣李善长,叩见皇上。”
“免了。”
“善长,你进宫有什么事吗?”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一手枕在塌上,语气亲切的问道。
“启禀皇上,经过中书省和六部几个日夜修订,已经整理出了恢复国力,恢复生产之策。”
“我赶忙拿过来给皇上御览。”
“哦?给我看看。”
朱元璋接过奏折,看了起来。
片刻后。
“善长啊,你们拟订的这个新郑条策很不错,尤其是迁徙屯耕这几项,很有创意,这是谁提出来的?”
朱元璋一边将奏折交给朱标,一边向着李善长问道。
“臣请皇上猜一猜。”
李善长坐在朱元璋对面,笑着说道。
“不是刘伯温就是吕昶。”
“皇上怎么就不猜臣呢?”
“你我还不知道,你要是有这主意啊,你早就告诉咱了,断然不是你。”
李善长听见朱元璋的话,也是笑了笑。
“陛下明鉴。”
“不过这不是刘伯温,也不是吕昶提出来的,而是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