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笑着摇了摇头,叹息道:“世上已无李翰林,更无谪仙,这世上浮沉,万千琐事,人人都媚于权贵,鄙夷布衣,实我平生最大之恶。想要李某每日低声下气,阿谀奉承,不顺我志,不顺我心,活着也不痛快,倒不如当个闲云野鹤。”
“李谪仙才盖当代,气震万世,晚辈钦佩,就算能得其万一,亦足平生所愿。”
王震听后大受震撼,心想咱老李也是有一番为官的志向,只可惜从他生下来开始就注定了仕途的坎坷。
并不是每一个诗人生下来就是狂放不羁跟忧国忧民的,造成这类风格的原因完全出自诗人的出生环境跟人生际遇。
其实以李白的才华跟学识,靠科举考取功名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碍于出生的问题,让他没有资格去考科举。
唐朝科举的考生来源有二:由学馆荐送的称做生徒,由州县荐送的称做乡贡。生徒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是官员子弟。乡贡一般多是寒门子弟,从县级开始选拔,再到州、府,州府再组织考试,最后选取若干人报到朝廷。
成为乡贡,一个最起码的条件是要有“谱牒”,就是要有证明家世身份的文件。而李白恰恰连这基本条件都达不到。
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文》称李白“绝嗣之家,难求谱牒”,“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说明户部没有李白家族的记录,李白是没有谱牒文书的。
退一步说,即便李白家有“谱牒”,他也没有资格应试。大唐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商人家的孩子都不能入仕,也就别提科举考试。而李白的父亲就是一个商人。
不仅李白自己没能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没能参加。
王震明白了一点就是:“李白恰恰是因为不能借助科举这条通道当官,所以他从二十六岁开始,才走上了漫游兼求官之路,用的方式不外乎干谒和隐居,先后和元丹丘、孔巢父、道士吴筠等隐居嵩山、徂徕山等地,其目的就是通过隐居来求官。”
唐朝的文人跟知识分子除了科举为官的方法是隐居,隐居是唐人入仕一个重要门径,是行之偶见奇效的“登龙术”。
在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老婆许氏刚死几年,三十六岁的李白携着子女到徂徕山开始隐居。
老李所参考的,是在他之前在此隐居的王希夷老前辈的经历,这位可谓是“金高南山买君顾”的一大成功者,恰好唐玄宗东巡,在封禅大典之际,得知有这号人的存在,引其召见。
史载唐玄宗对王希夷的礼遇,“扶入宫中”、“访以道义”,这可是李白等人梦寐以求的画面,要不是那一年王希夷已经九十六岁的高龄,或许还是有机会当大官的。
显然,李白一生中的数次隐居,都有政治诉求之意。
干谒诗是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唐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在李白现存的一千多首诗歌中,有五百多首是干谒诗,其中的《与韩荆州书》、《上安州李长史书》能看到李白的恭维和谦卑,看到了他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矛盾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