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锦堂,钟秀仰头靠在椅子上,柜橱上放着一台收音机正播报着新闻,看上去他是在闭目养身,实则心乱如麻。水产合作社察觉到魏家的松动,同时向钟魏两家施压,前日钟苏苏又去送礼,郑万洋看也没看便退了回来。
年初的时候,郑万洋承诺把钟苏苏介绍到江舟的一个渔会,那是一个宝贵的圈层,不仅向上向下有话说,还能决定一些事。至于成与不成,他把选择权交给了钟家。
而魏同富那边,只剩无力吆喝,利字当头无人轻易躲闪,事情越传越汹,整个魏家塘人心浮动。长此以往必将难以收拾,魏同富只好请钟秀出面做一番化解,毕竟连如今的村支书也要听钟秀的话。
世事讽刺又真实,明争暗斗了好几辈人,过往年头两家都在探着对方的风鳗数量,谁家赢一局都将成为村里的大谈资。如今半截身子入了土,两位家主却踏上了同一条船,你若崩我便解,能不能攥住长屿岛大势就看今年了。
两个人的内心都在暗自嘀咕,只要碰触大黄鱼便是满满的不顺,赤潮那年赔最多的就是他们两个。现如今明明看去都走向正轨,偏偏又要冒起更大的事端,最是头大的还是他们两个。但老的牵着少的,仿佛没有他们的努力,子孙就将无根无守,纵有困苦也要前行。
不多时钟良走了进来,屋子里显得很冷寂,桌面上连一杯茶都没有,直至钟良落座,钟秀才缓缓睁开眼睛,“我听说,魏老三昨天去支部找你了?”
钟良点了点头,“他和我抱怨魏家塘的鱼,现在只养了三个月就比九号塘短了三公分,等收鱼的时候恐怕一条要少半斤多,他希望明年能共享九号塘的技术,让庄鹏做个技术带头人。”
此时再听庄鹏,钟秀消失了得意,眉目之沉好似乌云遮来,一个不上不下的庄家子弟,竟成了长屿岛的弄潮儿。
那魏老三曾是支部人,一个能把算盘打出火星子的人,一步三图看得很远。他说技术便绝不止于技术,缺斤少两也根本不是他的目的,他一定在四处透风找一个“最优解”,事事还是牵在那庄鹏身上,捧庄鹏就是抬自己的价。
“就这些?”
“就这些。”
“老三,自从你做了村支书,为村民做的事我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大黄鱼养殖和镇上的调度,我觉得我也无法做得比你出色。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渠道方面出现了裂缝,如果修补不好,面临最大麻烦的那个人其实是你。”
“人在变时在变,过去的是一套、新来的也是一套,有时候需要碰撞之后的火花,才能看到哪里是高亮。”
钟秀双目一怔,这等口吻发生在此人身上,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奇怪,不知道的还以为来到这锦堂的是某一位镇领导呢。你钟良是什么人,当年做副书记只会一手和稀泥,最擅长的是东家偷了西家的鳗、西家越了东家的筏,那时话说的比唱曲儿都好听,怎么圆滑怎么来,这才上任一年多就满口火花高亮了?
“老三,如果没有合作社,过去这二十多年,家家都得扛着海带低三下四去镇里县里跑营生,如果只因为我们养的东西更值钱就将它抛弃,于心何安?”
“我们祖祖辈辈奔命,奔的不就是值钱二字吗?什么是安,落袋才是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