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唯有两袖清风!不知是否后悔?(2 / 2)盘点昏君配不上忠臣,皇帝们气炸首页

张飞忍不住拍手喝彩,饶是他这等莽夫,也不得不被此等好官所折服。

刘备闻言哈哈大笑。

“三弟你素来敬仰有学识才干的能人,如此人才,可值得了?”

关羽一旁笑着抚须。

“大哥岂不说笑?莫说三弟,便是某,若见此君,恨不得与其同饮!”

“云也一样!”赵云一旁附和,心神激荡不已。

几人随之哈哈大笑,各自斟了酒,豪饮一场。

吴国这边,周瑜也在一直关注着金榜,见此不由兴起。

“取剑来!待我舞上一曲,为天下有此君而庆贺!”

鲁肃大声叫好。

“公瑾,我来助威!”

高台之上,孙权满是开心。

“我江东人才辈出,相信不比此君差!”

在同一时间,曹操却说了和他相反的话。

“诸君,谁能比之此人啊?”

他双手比作剑指,指向金榜,一脸微笑。

堂下无人作答,大都神色尴尬。

他们岂能比之?

光是一句的“要对得起身上官服”,就足以让众人汗颜。

须知他们名为汉臣,实则早已如傀儡一般了。

“此人倒是深得朕意,我大汉可有如此人才?”

未央宫前,刘邦不顾形象蹲在台阶上,掰起手指头自言自语。

“萧何你算一个!”

萧何苦笑着摇头,“陛下,快别取笑臣了,臣与此君相比,宛如米粒对皓月。”

刘邦不在意的摆摆手,张嘴又说:“韩信应该算一个吧?”

韩信脸色难看,很实诚的回答对方。

“臣还差得远。”

于是刘邦算来算去,竟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比较的人,不禁有些失落。

但转念一想,反而释怀了。

“还好没有,不然若是上榜,可真是丢脸!”

想到上榜之忠臣,连死前都还在整理自己的官服,为人臣子,更能体会那等心情。

在大秦,李斯都不由哀叹。

“错付了,终究是错付了。”

嬴政闻言冷哼一声。

“果真是昏君,如此人才都不知珍惜!朕倒要看看,这昏君是如何残害这等天下奇才的!”

大唐的李世民同样也在气愤的骂着。

“光是他平生无愧百姓和朝廷,就足以名垂青史!”

“而那等昏君,注定遗臭万年!”

.....

万界之中,这些帝王将相的反应,都实时地反映到了许良的这一边。

在他身前树立着多个投影一样的窗口,将嬴政、李世民等人气愤的样子都尽收眼底。

他知道这些人的火气已经被勾动起来,于是趁热打铁,继续盘点。

同时,金榜上文字再现。

【你在地方上任职几年后,终被召回京城,于朝堂论事,辅佐皇帝治理江山。】

【几年下来,你发现朝堂格局大变,昔日赏识你的重臣相继离世,如今掌权的人换成了皇帝身边的太监。】

【那太监自掌权后作威作福,肆无忌惮的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信奉白银千两,可得酒食款待,醉饱而归。】

【如此作风,朝臣们渐渐不再关心国事,只顾享乐,朝会也变得一团糟,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你因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遭到孤立,有人劝你即便不肯送金银财宝,也可送土产古玩,此乃是为官之道。】

【你听完哈哈大笑,抖动双袖,告诉对方你唯一可送的,只有这两袖清风!】

“彩!”

嬴政的目光始终不变,脸上却不由浮现笑意。

王翦也在一旁拍手叫彩,忍不住赞叹出声。

“这等好官,当真是我辈楷模!”

李斯却忍不住摇头。

“真是可惜,宦官当道,执掌权柄,他又如此磊落,只怕会为自己惹来麻烦。”

一旁的赵高闻言脸色难看,他也是宦官,只不过没有太监那么难听,另外,他还有根。

但“宦官当道”四个字,还是让赵高神色变得阴沉无比,一闪而过。

“这般的独立独行,希望你能没事!!”

....

大唐。

“为官难,为好官更难,唉。”

魏征低头叹息,他向来有话直说,也不怕得罪旁边的李世民。

李世民倒也不在意,其实从一开始就想听听他的看法,现在总算如愿,便转头笑着回应。

“如此可见,我大唐算是好的。”

大唐确实还算不错,至少目前来看,他所处的这个时期,并未有忠臣不得重用的情况出现。

即便这样,他们依旧为上榜之人感到惋惜。

就连一向不那么看重文人的朱元璋,此刻也不由感慨。

“两袖清风,两袖清风!多好啊!”

“咱的大明要是有谁能做到这种地步,莫说要咱重用于他,只要谁敢排挤和打压,敢针对咱看重的人,咱就砍他脑袋!”

大明向来是文衰武盛,只是现在因为金榜,朱元璋的想法有些变了。

“读书人也有好的,若是这种读书人在咱大明得不到重用,那咱真是昏了头,不怪天道降罪于咱!”

他希望上榜之人是自己大明的臣子,但也极其不愿大明上榜。

这种纠结的心情持续了很久,直到金榜的文字再次出现变化,朱元璋才慢慢的安下了心。

【你因不愿与朝臣们同流合污,不送礼,不结党营私,慢慢被当政的太监给记恨。】

【你的人生将要迎来一场重大的危机,这场危机的到来是因为你的独立独行,不知你日后是否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