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22章 宝贝到手(1 / 2)魂尊古风首页

“配也想知道,不做又当如何?此人身负皇命,难道还有人敢故意为难他不成?”审配这时也是越众而出,淡淡说道。

“原来是治中大人。”

审配仍然面无表情,摆了摆手道:“此间无事,吾表字正南,唤吾表字即可。”

肖平见此也不客气,又是拿出了一把椅子请其坐下,接着说道:“那进士自然也想过不做,直接上任便可以了,哪里需要搞的这么麻烦,但其间有一位老师爷,将一本厚厚的账本在交接的时候悄悄给了他。”

“那位师爷就说,你不做的话,你的上官要是时不时的拿些小事儿向朝廷告你,你怎么办?”

“你还怎么做事?你的下属办公时,总是出工不出力,你又怎么办?到时候上面交代的任务也因此没有完成,你又怎么办?”

“最后,那位进士又是到处借钱,然后上上下下的孝敬,才终于安全顺利的上任了。”肖平讲完,对面三人也全都说不出话了。

“如此行事,世间公理何在?”审配说道。

“这便是先生刚刚所提及的陋规吧?”沮授也颇为感慨的问道

“备亦是深受其害。”刘备更是满心的酸涩。

“小友,这些东西,有些超前了吧?”老鬼有些疑惑的问道。

“呵呵,没事儿,他们就算知道了,也无法改变什么,这是一个连他们的皇帝都积极参与的事情,他们又能做什么呢?”肖平心中暗暗说道。

“诸位可明白,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肖平等了一会儿,便适时的发问道。

“贪污受贿!”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那这些官员是好是坏?该不该杀?”肖平又是接着问。

“视情况而定。”三人又是齐齐说道。

肖平见此心下佩服,到底是智商超高的人啊。

“是啊,视情况而定,比如说刘使君,该送的时候,还得送,难道就以此断定,刘使君该杀吗?”

“在问一个问题,这期间的孝敬,是一个‘规矩’,不能多也不能少,那么多了如何,少了又如何呢?”肖平有些好笑的问道。

“小友,你这是秀智商吗?哎,硬伤啊,一会儿小心玩火自焚。”老鬼又在他觉得正确的时候出来了。

“滚!睡觉去。”肖平气恼道。

见三人面色尴尬,都不说话,肖平便开口道:“换了你们,你们会怎么想呢?比如这样......”

“如果少了的话,人家会说:‘我们倒不是为了这口吃的,就是这个督粮大员为人太抠,不上道。’这样那样的话就会在官场传开了。”肖平讲的很是幽默,周围的士卒听得也是津津有味,都觉得这古风仙人真接地气。

“那如果多了呢,人家会说:‘听说你们这的督粮大员很是大方啊。’然后只要你一次孝敬不按照规矩来,送多了,那么往后是不是都得往多了送呢?”

“那这个时候,下面人向你孝敬的时候,自然不能也像往常一样少收了呀,你得往多了收才行呀,不然你哪来的钱给人家往多了送呢?”

“如此这般,上送下收,逐层盘剥,上上下下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隐形‘规矩’,这便是陋规,是一个一定得送,且不能多,也不能少的‘规矩’!”

三人陷入了深思之中,这个时候,肖平突然问道:“那么公与先生,现在还敢肯定的说,最后袁公发下去的给战死士卒家庭的抚恤金能够原原本本的到其家属手中吗?”

肖平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周围所有的士卒原先还只是当成是一个故事听的,而且肖平讲的还是白话,简单易懂,因此听得还很仔细。

这个时候,肖平这句话一出来,那些士兵往深了这么一想,那可是层层官员刮毛,哪怕按照规矩刮的也不多,但一层层下去,到了百姓家中还剩几个钱?

所有围观的士卒立马面红耳赤,全都怒气冲冲的看向那些当官的,似乎只要不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立马掀桌子,一副这仗谁爱打谁打,老子不干了的表情。

沮授苦笑不已,审配也是面色大变,刘备则是心中暗笑,但随后沮授便对着肖平行了一个九十度的大礼:“先生用心良苦,授受教了。”

接着是审配,虽然没有像沮授一样,但也是面色大为改观,对着肖平认同的点了点头,便与沮授一样直接离开了。

“宪和,两位先生,这是......”面对刘备的疑惑,肖平摇头不语,反身回到了营帐内。

“呵呵,主公还是想的不够深啊,子川先生如此作为,定然是会让很多人不喜,特别是那些贪官污吏,但却是能够让此次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能够安心作战。”

“有了今日一幕,他日还有谁敢动那笔抚恤金?”通过简雍这么一解释,周围所有的士卒看向肖平营帐的目光,已经截然不同,无不充满了感激和崇敬。

战场之上,将军百战死,更何况是普通的士卒,而战死后的抚恤便是自己能够留给家里人的唯一东西,也是唯一的保障,肖平小小一个故事便将整个大营数十万将士的身后事搞定了,又有谁能不敬佩呢。

就连那两个为肖平站岗的士卒,那腰杆挺得都比往常直了不少,偶尔看向四周的眼神中,也满是犀利。

“可惜的是,先生今日却是没有讲怎么治理这种贪污受贿、贪赃枉法的恶习啊。”那些听到孙乾话的士卒也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呵呵,放心吧,既然先生提了出来,想来来日空闲肯定会有所答复。”刘备自信满满的说道。

在他的心中,他的“谋主”怎么可能无的放矢,一定会有解决方法的,只要明天这个时候准时过来请教便是。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毕竟是关乎了切身利益的东西,以士卒为节点,还没到晚上,便已经在整个袁军大营内,传的沸沸扬扬。

令所有士卒心中的古风仙人,又是增加一项特质,那便是接地气,关心底层小人物的命运,不像那些名士大儒,一个个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

而名士之间虽然传的很慢,偶尔大家聚一聚,聊一聊,才能传的出去,但可信度却是很高。

普通老百姓,或者说是贱民这个阶级,传的人再多,对于士林之间,那都是谣传,但名士之间,特别是沮授、审配这样的人说的话,那可就相当有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