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贰部:文治武功 第6章 刘彻:一切在等待(1 / 2)汉朝四百余年首页

梦是希望的影子,希望是现实的影子。影子,会成为现实!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因为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

等待一个机会,就像在漫长的冬夜中等待曙光的出现,让人心怀希望,却又倍感煎熬。

沙子,要经过多少日夜的煎熬,要经历多少风吹雨打,才能变成珍珠。

沙变珍珠如此,人又何尝不是,任何人要取得一番成果,无不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孤独的磨练。

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从不言弃,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人,无一不是这样。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在权贵面前誓死不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当世人嘲笑和冷落他时,他笑道:世人皆醉我独醒。

当困难和孤独一次次袭击他时,他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笑了,笑到了最后,笑出了我国一代伟大的诗人。他的笑是最凄美的!

我们都知道,等待的滋味不好受!

等待时,思念就像毛衣上的毛球球,怎么摘也摘不掉,也像静电那样,随时随地会刺痛我的心。

学会等待,就会学会捕捉希望,学会寻找成功之路!

学会等待,令心灵的天空群星闪烁,令智慧的花朵芬芳灿烂,令生命的海洋宽广无垠。

汉武帝刘彻,从小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不知到等待了多少个春夏春秋...

景帝前元四年,刘启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就想把女儿嫁给尚未婚配的太子刘荣。

不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馆陶屡次给刘启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刘嫖十分恼火,于是为女儿和(刘启和王娡之子)胶东王刘彻订了婚事。

在此之后,刘嫖不时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外加称赞刘彻。

刘启也认为刘彻德才兼备,所以对他格外宠爱。

有一次,长公主刘嫖和刘启说,栗姬经常让宫女们在背后用巫术诅咒唾骂皇帝喜爱的妃子。

刘启听后,对栗姬生出厌恶之心,但是因为以往和栗姬感情深厚,仍旧存有善念。

后来,刘启生病时曾试探栗姬,说:“我百岁之后,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啊。”

栗姬当时怀有愤恨之心,不但没有答应刘启,反而口出恶言。

刘启对栗姬彻底失望,但是隐忍没有发作。

前元六年农历九月,刘启废黜皇后薄皇后。

前元七年夏四月乙巳日,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日,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刘启很节省,在位时他极少兴建宫殿楼阁。

景帝后元三年正月,刘启患病,病势越来越重,他自知不行了,于是病中为太子刘彻主持加冠(成年礼)典礼。

窦婴挚友灌夫,因耿直而被田蚡整死的将门虎子。

关于他们与皇族的关系,根据皇帝们的辈份来排,窦婴和田蚡属于同一辈的人。

但是,窦婴因为窦太后的原因,发迹要早一些。

窦太后成为文帝的皇后没多久,窦家因为窦太后的缘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家人都显贵起来。

窦太后的哥哥和弟弟,都是老实低调的人,老老实实地做着富家翁,没作出什么乱子来。

窦婴是窦太后堂兄的儿子,年纪轻轻就被委任为吴国的国相。

吴王是刘濞,老资格的王子了,因为儿子被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用棋盘砸死了,所以与中央一直不和,在闹情绪。

估计年轻气盛的窦婴在那里当国相当得也不如意,毕竟他不像老奸巨滑的袁盎。

做了一段时间窦婴就“病”了,于是这个国相就给免了。

等到文帝死了,景帝即位,窦婴做了詹事。

这是一个小官,相当于是皇后或者太子的管家。

汉景帝刚接位的时候,意气风发,说话嘴上没个把门的。

他和他的弟弟梁王从小一起长大的,关系好得不能再好,当时景帝还没有立太子,有一次他喝多了酒,对梁王说:等我完蛋了,这个皇帝的位置就给你吧。

这两兄弟的娘窦太后听到了这话,非常高兴。

哪知道这时候窦婴从旁边岔出来劝阻景帝,结果惹恼了窦太后,刚好窦婴也嫌詹事这个官太小了,又称病辞职了。

过了两年,吴王刘濞领头造反,这就是七王之乱。

为了找心腹之人去领兵打仗,皇上和太后在皇族、外戚里挑来挑去,实在找不到什么优秀的人可以任用的。

最后只好找到窦婴,做了好久的思想工作,窦婴才答应出山,出任大将军,皇上为此赏了窦婴黄金一千斤。

窦大将军领了千斤黄金的赏赐,就把它们撂在走廊里,对手下的小军官们说,你们谁缺钱,就自己到那里去拿吧,反正我是不要的。

七王之乱被镇压以后,窦婴以军功被封为魏其侯,另一个镇压有功的周亚夫(周勃之子)被封为条侯。

他们两个成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人,没有哪个侯爷敢和他们平起平坐。

窦婴门下也养了一批门客,大有当年孟尝君等战国四公子的风范。

景帝四年的时候,景帝立刘荣为太子,任命窦婴为太子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

过了三年,景帝又把太子给废了,这下做太子老师的窦婴可不干了,多次劝皇帝,皇帝都不听他的,他又怒了,还是老一套:称病辞职。

这样“病”了好几个月,最后被门客好说歹说,才把他劝回来继续参与朝政。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窦婴有一个基本的印像了吧?

耿直、暴躁、重义轻财、沉不住气,当时,景帝也看出了他的这些毛病。

所以,即使当时朝中人才缺乏,景帝宁可用没有任何长处的卫绾做丞相,也不用相对来说要优秀得多的窦婴做丞相。

你换位思考一下,一般来说,对于公司领导来说,聪明但不听话的员工,逢人就喜欢嬉皮笑脸,给身边人一种不踏实的感觉,面相上看过于精明感。

仗着自己的某方面能力“出色”,喜欢在同事或领导面前摆谱,最终招致厌恶。

吃不得一点亏,方方面面都要显示出自己的优秀,工作中只允许自己占别人的便宜。

而不聪明但听话的员工,在公司里任劳任怨,愿意做事,属于执行型,乐意配合大家开展工作。

领导一句话,指到哪里就去到哪里,没半句反驳,因此缺少了个人主见与能动性。

思维和行事风格偏守旧,但忠诚度相对较好,甘于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勤勤恳恳。

这样的下属,领导还是喜欢的!

田蚡是景帝老婆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当田蚡因为他姐姐王娡的关系进入朝中作郎官时,窦婴已经成了大将军。

郎官,是中央里面最小的官,相当于是预备役官员。

也就是说,当有实职的官职出现缺口时,再从这些预备官员里面挑人去补充。

平时,这些郎官就是做些看门啊、驾车啊、送文书之类的杂活,总之是很低贱的。

那时侯的田蚡看到窦婴,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他到窦婴的府上服伺窦婴喝酒吃饭,就像儿子孝敬老子一般,虽然他们两人论起辈份来是同辈。

汉景帝在位十六年,等到汉景帝快呜呼的时侯,田蚡也慢慢地熬出了头,开始当上大官了,做了太中大夫。

毕竟他是现在皇帝的“小舅子”嘛,即便这个“小舅子”的血统并不纯。

田蚡虽然长得很丑,但是口才很好,能言善辩,也学过一些知识,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在景帝呜呼前的最后一刻,田蚡和他的弟弟田胜一起,都被封侯,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景帝死了,武帝(就是那个后来被称颂得不得了的汉武大帝刘彻)继位。

这时候的武帝是个十六岁的小娃娃,他的上面,有他妈王太后,在这上面还有他奶奶窦太后,两个老女人管着他,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主。

田蚡被封侯没多久,对权力非常感兴趣,刚好丞相和太尉的位置出现了空缺,田蚡对丞相一职垂涎三尺。

为了博个好名声,田蚡也是拼了,他礼贤下士,对他门客当中有一定名声的人,都拼命地推荐去做官,以此来扩充他的政治势力和影响力。

这时候,有一个叫做籍福的人来劝田蚡,说,窦婴掌权已经很多年了,根基深厚,天下士人都归附他。

现在你才刚刚发迹,比不上窦婴。就算皇帝让你做丞相,你也要让位给窦婴。

窦婴做了丞相,你肯定会做太尉。

这两个官是同一个级别的,你得了实惠,同时还可以得到让贤的名声,何乐不为呢?

田蚡依计而行,果然,后来窦婴做了丞相,田蚡做了太尉。

事情如果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窦田二人也会相安无事,而且两人都会留下个好名声。

但在第二年,就突然出现了变故。

故由武帝他奶奶窦太后引发。主要是因为窦太后与窦田二人的政治理念不同。

窦田二人都好儒学,推行国家方针政策时,基本都尊循儒学的理念,而窦太后却好黄老之学,奉行道家的理念,于是矛盾产生了。

加上御史大夫赵绾又怂恿皇帝收权,不向窦太后汇报工作,这个奶奶辈的女人一发怒,把窦婴田蚡赵绾的整个内阁班子全部给废了。窦田二人都被赶回家去赋闲养老。

分野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武帝再怎么不愿意太后和太皇太后干政,但王太后是他亲妈,关系相对窦太后要好得多,王太后又年轻一辈,窦太后毕竟是老太婆了,年龄上没有优势.

于是,虽然窦婴和田蚡都被革职,但田蚡因为王太后的缘故,他说的话,在小皇帝那里还能管用。

而窦婴,则没人再听他的话了,门前日渐冷落,昔日的门客,大多也改投到田蚡的门下。

三四年后,窦太后一命呜呼,内阁又面临一次洗牌。

这时候,皇帝任命田蚡为丞相(不知道是不是王太后的主意),曾用重金贿赂田蚡的韩安国任御史大夫,田蚡成了朝堂上说一不二的权臣。

这时候武帝也二十出头了,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当他发现权力都集中到田蚡手上时,也流露出了自己的不满。

比如,当时天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由田蚡来任命。

有一次武帝对田蚡说:“你要任命的官员都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我看得上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