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 我老爸笔下的北市场(2 / 2)我姥姥的北市场首页

那老人用一种怪怪的眼神打量我,然后一扬下巴:“那边就是。”

福春堂是一座妓院,俗名叫“窑子”。

我查看了一些资料,有的说北市场窑子最多时达到一百五十多家,比较笼统,也有资料说是148家,很精确的。不管怎么说,反正是很多很多。所以沈阳人一提起北市场,第一个印象就是:那是“窑子街(续‘该’)儿”。窑子都有名号,或叫什么什么“堂”,或叫什么什么“馆”,或叫什么什么“书院”,很文化的。低档的窖子,老百性叫它“半掩门儿”,是非职业化的、自家开的,属“无照营业”的黑户。

我姥姥和我妈妈跟福春堂有过一段很难割舍的关系。

那有个老鸨子叫“观音姐”。我姥姥管她叫观音姐,我奶奶也管她叫观音姐,可见,“姐”并不是姐,是名,不论年老年少,都这样称呼她。我妈说她长得“挺受看的”,真有些象观音。

读到这里,读者一定以为我要写一个风尘女子的故事了。

确实,一些朋友听说我要写北市场,也马上说:

“噢,窑姐,永恒的主题,你能写出新花样吗?”

就是今天的北市场,“古风”犹存。在某条街上,各种按摩栉比鳞次。听人讲,那里就有类似的“小姐”,各地来的妙龄少女待价而沽。有一次,那是大冬天,我路过北市场的一个胡同,临街的门脸都是大玻璃窗,妖艳的小姐坦胸露腿地站在里面冲我招手,还扭动腰肢。她们真行,也不怕抖落着,伤风。听说,某“楼”里还有俄罗斯姑娘跳什么“艳舞”呢,价格不菲,按分钟计价。我这绝不是给我的故乡沈阳抹黑,其实哪都差不了多少。那年三江发大水后,已是深秋,我到呼兰河畔拜谒萧红故居,路过哈尔滨,下火车后在站前的一条斜坡小巷里找饭店吃饭,一路不断听到一阵阵的敲窗声,扭头看去,窗户里面全是美丽的姑娘,她们在招呼路人:洗头吗?理发吗?按摩吗?……与我同行的朋友见多识广,他说:这也算北国一景了。

我知道,这些女孩子们绝不是因为苦难和不幸而沉沦的,就是为了钱,一种很残酷的资本积累手段。没有了伦理道德的羞涩,没有了闺秀淑女的虚伪,更没有崇高的价值观的约束,目的直接了当,挣钱。时代到底不同了——呵,应该是进步了!

那都是两三年前的事了,现在也许都不那样了。“扫黄打非”据说成果显著。

北市场毕竟不是窑姐的天下,所以,我的故事并不是写他们。也是因为我姥姥和我妈妈遇到了一位贵人,使我的奶奶未能沦落风尘,也使我所要写的故事有了意外的变化。

有一段时间,大约是1999年未或2000年初,《沈阳晚报》上连篇累牍地发了不少文章,介绍老北市场,有文章甚至提议恢复老北市场,人家北京都在恢复天桥嘛!有篇回忆的文章叫什么什么《……的戏园子》,那作者我妈妈可能认识,竟说了一句“他还活着呵……”那些日子,我妈妈天天让我带报纸给她看,总是很激动。

据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很热情,很认真,也很踊跃地提了不少议案,就如何恢复北市场献计献策。又据说,沈阳市政府还真请了全国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搞出了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而且“十五”期间很可能要实施,并极有可能实现。为此,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级别还不低呢。还是据说,某大官的的媳妇儿和小舅子在这还拿下一块地,承揽了一个项目,倒了几回手……可是,老北市都能活几个来回了,却仍在不断地规划中,拆建中,日见其冷落。

我走过一个刚开发完的小吃一条街,正宗的老边饺子早被“改造”到中街那也去了,这里却有一个写着“老边饺子”的小馆子,我要了一盘饺子,一吃,这辈子都不想吃饺子了。

我知道,所谓恢复北市场,是要恢复北市场做为商埠地的功能。

当年的北市场是很难恢复了。

当时,北市场有十余家大百货商店,还有金银珠宝店,当铺,旅店客栈,大烟馆,茶馆,水果行,澡堂子,大大小小的饭店绝不少于窑子……全市最大的戏园子也都在北市场,约有四、五处,还有英美烟草公司,奉天纺纱厂,奉天总站……如果再加上西北边的杂巴地:算命的,摆摊卖东西的,说书的,摔跤的,拉洋片的,卖各种小吃的,要饭的……北市场确实热闹,热闹得混混沌沌。

如今呢,别的不知道,中央大戏院----现在叫沈阳大戏院,曾演过戏,赵本山就是在这里红火起来的,也曾放映过投影录像,后来又改成饭店,不死不活的,于是就想一卖了之,以便给一直开不了工资的职工和离退休老人们留下一笔养老钱。几个大款来谈,都没谈成,钱给得太少,只有一家很大气,可正要签合同时,老板却不见了,后来几经周折才了解到,他公司的账上只有四百多元人民币。大观茶园翻盖成了省级的剧场,叫“辽宁青年剧场”,刚盖完时很气派,真挺青年的,可没几年便老态龙钟了,现已被小商小贩租得只能放录像、卖小商品。公益舞台改叫北市剧场,前年着了一把火,至今未能修复,因陋就简,变成了大舞厅,风传很火爆,有很多十元跳仨曲的陪舞女供男士们消遣或逍遥。奉天总站,也就是沈阳老百姓叫的“北站”,已被今天的新北站顶替了,现在成了一个森严的铁路机关,可惜了那火车头似的建筑造型了。奉天纺纱厂叫沈阳纺织厂,不出纱,也不出布,专出下岗女工。厂子活不下去了,只好卖血,厂区被某大公司买断,变成了一片沸腾的工地。那个厂部办公楼,也是沈阳市近代有特色的建筑之一,为此,被市文物部门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方要保护,一方要拆除,结果打起了官司,正打着期间,那办公楼在一团爆炸的浓烟散去之后荡然无存了。于是双方争执急剧上升。据了解,争执仍在争执中,据有关人士透露,可能买地的投资商更有理。也是,穷文化部门,你打什么官司!

扯远了,还说北市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样子,北市场太老了,恢复它干啥?费劲,也费解。想做商埠地吗?现在沈阳市做卖买的地方还少吗?都要挤满马路牙子了。想办成旅游景点吗?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特色招徕游人?开窑子你敢吗?你敢了,谁又敢让你开呀!可别让怀旧情绪左右我们今天的生活。当年的北市场又是谁规划的呢?只是买卖人要在这掙钱,老百姓要在这活。北市场总要走它自己的路,能成什么样子就成什么样子吧。就象我姥姥在北市场找活路一样,该咋活自然咋活,为了活着,想自己的辙吧!

还有,人都爱看热闹,北市场热闹确实不少。

要说热闹,那就从一九二五年说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