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军营中,当曹操等人赶到后,就听见里面传出一阵大骂。
“如今陛下有难,你们不思报国为君。反而推脱责任,贪生怕死,瞻前顾后,你们都该死。”
曹操听到这个声音之后,立马就知道,这是鲍鸿的声音。“看来事情不顺利啊。”曹操在心里嘀咕。
赵融率先进入大帐,就看见鲍鸿真在对着几名将校破口大骂。鲍鸿听见动静回头一看,原来是赵融,曹操和周异到了。
鲍鸿大喜,露出一丝微笑:“孟德,你们来了。”
“嗯”
曹操直接上前,面对这几名司隶将校。并开口问道:“如今国家有难,你们为何不出兵。”
其中一名为首之人,抬眼看向曹操:“你又是谁啊,没有朝廷旨意,或者司隶校尉的吩咐,谁敢出兵。再说就凭你们几个人过来军营一通乱说,就让我们冒着杀头的罪名,和你们去玩命啊。”
“就是,要去,你们去,我们可不敢。”
“没错,现在司隶校尉不在,有没有朝廷旨意,我们不出兵。”
赵融和曹操相互看了对面一眼,现在也是明白为什么鲍鸿要破口大骂了。也感觉到,什么是无力感了。
曹操眼神中带着些,暴怒的狠厉。从袖子中拿出那份矫诏,当着几人的面大声朗读。
“诏曰。董卓不臣,屡乱国家,侵扰百姓,罪不可赦。今朕承天命,抚万民,务必除暴安良,护我社稷。故此,特命司隶将士立即出发,以振国威。
洛阳令周异,光禄大夫赵融,议朗曹操三人,忠君体国,英勇果敢,朕心甚慰。现命统领司隶兵马。望尔等众将士,奋勇杀敌,不负朕望。光熹元年,九月二十八日。”
曹操读完,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这玩意要是被发现是矫诏,这群人,能当场打死我了。现在也只能希望这几人从来没有见过圣旨。”
“我等遵命 ,谨听旨意。”司隶几名将校在说完后,就要出去集合部队。
其中那名为首之人疑惑问道:“既然是朝廷颁布诏书,理应该让我等查验。请大人将诏书交给我等查验。”
站在一旁的鲍鸿忍无可忍道:“你一个小小的将校,有什么资格查验诏书。你们现在还不出兵,你们要抗旨吗。”
“不行,如果不让我等查验诏书 ,我等绝不发兵。”将校目光坚定,大声喊道。
剩下的几名将校,听见声音后也纷纷停下脚步。示意要查验诏书,验明真伪。
鲍鸿一把抢过曹操手中的诏书,满脸无所谓的说:“那,你们看,快点看完,早点出兵。”
周异看见鲍鸿这动作,腿都要软了。赵融也是在浑身冒着冷汗,呆呆的看着,鲍鸿手中的诏书。
而曹操则是把手放在剑柄上,只要有人接过诏书,曹操就打算把他杀掉。曹操在心中估摸着“鲍鸿和周异武力不错,再加上自己,应该能快速解决掉这几人。”
“还是由本将军来看吧。”
将校刚想伸手去接,就听见一道老成洪亮的声音传来。抬眼看过去。只见一名老者武将,身着甲胄,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
身后还有一名年约三十左右的中年文士,站在身后。这名文士面容清癯,一双眼睛深邃如潭,闪烁着洞悉世事的光芒。他的步伐不疾不徐,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自信。长袍随着他的走动轻轻飘动,更显其风度翩翩。
赵融看见来人后,惊喜万分:“见过朱儁将军,公达兄你也来了。”
朱儁上前,一把拿过鲍鸿手中的诏书,打开一看。果然如他所想,这个曹操敢用矫诏。为什么朱儁知道曹操用矫诏,因为这是给曹操的诏书。
朱儁抬头看向这几名将校:“这诏书是真的,你们照做吧。”
曹操听到朱儁的话后,随即呼出一口气,心中石头终于落下。他是真怕朱儁说这是矫诏。
朱儁看着,司隶将校还没有动,随即大声质问:“怎么本将身为卫尉,还需向尔等证明什么吗。还不快做。”
曹操,鲍鸿,周异,赵融听见朱儁的声音,几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握住剑柄,只要这几人再说一个不字,就杀了这几人。
“我等遵命。”将校也明白,这卫尉在场,杀他们比杀一条狗还容易。赶紧答应。
“孟德,这司隶大军就交给你们了。你们说,如今下一步该怎么办。”朱儁对着曹操几人问道,主要是也想听听他们的计划。
赵融立即对朱儁,缓缓道来:“伍孚和孙乾去找了张璋,想说服吴匡让北军出动。我看想来已经成功了,我们来着也是希望司隶大军出动,去皇宫保卫陛下。”
朱儁听完后,大喜过望:“我已经让南军去上林苑,阻挡西凉军。北军有盖勋在,他必定知道上林苑的西凉军,才是这次的关键。董卓想靠皇宫哪点人马胁迫陛下,想来也是不可能,那我们立即进宫,诛杀董卓。”
“报,启禀朱儁将军,洛阳城外,出现数十万大军。正在向洛阳而来。”一名将校,进来对着朱儁禀报。
朱儁听完后,一阵头晕,身形向后一退,喃喃道:“这就是董卓的后手吗。”
曹操听到后,立即对朱儁说:“朱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先进宫拖住董卓。我们带兵先去城门,洛阳城墙高大,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攻破的。”
“好,孟德,那城门那边就交给你了。”朱儁说完,立即带着荀攸,向皇宫赶去。
朱儁还没有到东华门,就看见西凉骑兵在东华门门口。荀攸都是有些佩服这董卓啊,这一套计策下来,如果不是陛下拖着董卓,恐怕董卓现在已经废帝成功了。
朱儁也没有管在一旁的华雄等人,直接来到门口大声喊:“卫尉朱儁,有重要事情,要进宫面见陛下,还望开门。”
门头上的张辽一看是朱儁,立马让人打开城门。
“朱儁将军,请进。”
“放下吊篮”
东华门上放下两个吊篮,刚好只够一个吊篮,可以装一个人。朱儁和荀攸也明白现在是非常时期,随即两人便坐上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