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卫萍和她娘后,荣雨像雕塑一样呆呆地坐在病房外的长椅上,眼神空洞而迷茫,整个人都沉浸在无尽的思考之中。卫萍和她娘已经把家中所有的积蓄都带来了,但这点钱与淑娟的治疗费用相比,仍相差甚远。荣雨心中充满了忧虑,眉头紧紧皱起,仿佛被一座巨大的山峰压住,沉重得几乎无法呼吸。
就在这时,赵卫民手中握着几根热气腾腾的油条,匆匆忙忙赶到医院为荣雨送饭。当他看到荣雨满脸愁容时,心中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赵卫民急忙将油条递给荣雨,并焦急地说:“荣雨,我刚打听到一个消息,咱们乡的党委书记曾经在我们村子里驻村工作过。我现在在这里帮你照看淑娟,你赶快去乡里找书记,询问一下救济款的情况,也许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荣雨一听,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急切地问道:“他姓什么?”
卫民挠了挠头,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好像姓朱。”
“姓朱?”荣雨的声音里充满了疑惑和不确定,他在脑海里努力搜索着关于这个姓朱的书记的记忆,但始终一无所获。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希望,无论多么渺茫,他都必须抓住。荣雨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位书记,寻求帮助。于是,他站起身来,拍了拍卫民的肩膀,郑重地说道:“卫民,那就辛苦你先帮我看着点淑娟,我这就去乡里。”说完,他毫不犹豫地大步流星地走出医院,
荣雨满腹心事的走在去医院的路上,脑海里一直回荡着那句“朱书记……”,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难道是上高中时街上的李叔让帮忙送蒸馍用的篦子的‘老朱’书记?”想到这儿,荣雨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思绪也渐渐地飘回到了过去。
说起这老朱书记,荣雨村上的人那可真是没有一个不称赞的。他原本是县里人民银行的行长,前些年调到了荣雨他们乡里任职。中间有几年,还在荣雨村里当过驻村干部呢。
想当年,老朱书记当驻村干部的时候,那可真是全心全意地为村子着想,什么事儿都冲在最前面。
就说村里要修那条街上的大路吧,那可是个大工程。资金不够,老朱书记就到处去跑,求爷爷告奶奶地争取资金。好不容易资金到位了,又遇上了施工难题。村里有些人觉得太难了,都打起了退堂鼓。可老朱书记不这样,他卷起裤腿,亲自上阵,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儿。大热天的,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也不在意,就一门心思地想着把路修好,让村民们出行更方便。
还有那年闹旱灾,庄稼都快干死了。老朱书记着急得不行,想着要从上游别县的水库引水过来灌溉。可这事儿引起了一些村民的担忧,他们怕因此和邻县闹矛盾,以后不好相处。老朱书记眉头紧皱,在村里的大榕树下,召集大家开会。
他挥舞着手臂,急切地说道:“乡亲们呐,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庄稼绝收啊!这水一定得引过来,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怕和邻县闹掰,可咱们只要好好商量,把道理说清楚,不会有问题的!”
但有些村民就是听不进去,甚至有人对老朱书记冷言冷语,说他多管闲事。
老朱书记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可他还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委屈,向前一步,拉住那几个情绪激动的村民,目光坚定又诚恳地说:“我老朱来咱们村,就是想为大家办实事,让咱们过上好日子。这水要是引不来,今年的收成就全完了,咱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大家相信我,咱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