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讲】(1 / 2)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首页

子四、明舌入即藏性

【图一】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页。子四,明舌入即藏性。

这一大科佛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会事入理,把六根差别的事相作用会归到不生不灭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因为事相让一个人迷惑颠倒,道理让我们产生智慧。所以,当我们看一个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事情本身的表相,你要看到事情背后的那个“道”,你就能够解脱了。如果只看到事情的表相,那你就被它所转了。所以,的确有必要把事情作一个会归。就是我们看到一个事情,一定要怎么样呢?还它个本来面目。弄清它本来面目是什么,那你就能够产生真实的觉悟了。

好,我们看舌入。舌入就是舌根当中知味的功能。其实它背后的真实体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道理是怎么说的?看佛陀怎么说。看经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佛陀是习惯用譬喻的方式来比喻我们真如本性是怎么样转成生死轮回的。说一个健康的人——这个健康的人就是指的我们真如本性在那种状态是一真法界的、离诸对待的。在平等法界当中,这个人无缘无故产生了一念的妄动。是怎么个动法呢?从舌根来说,他用自己的舌头去舔自己的嘴唇。这个舌头它不待在嘴巴里面,它跑出嘴巴去舔它的嘴唇。舔久了以后,就产生一个疲劳的相状,就是一念妄动。“动”就是一种业性,就产生业力了。业力就有差别了。我们看什么事情出现了。

“其人若病,则有苦味。”这个人如果是往不好的方向动,那他就产生苦味了,有苦恼的感受;如果这个人是无病之人,“微有甜触”,他的动是往戒定慧的方向动、往波罗蜜的方向动,那这个是产生善业,这种安乐的果报。总而言之,“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由这种甜苦两种的对比也可以显示,当舌根不动的时候,它平时的味道是一种淡性的、无味的,这种味道是常在的。

我们作一个总结。这个时候,当这个人从真如本性一念妄动产生了这个舌根以后,舌根的这种嗅尝的功能跟这个所尝的有味、无味的相状,都是菩提心中的一种疲劳的相状,不是真如本性本来所有的。

这个地方的“味道”我们解释一下。它是分成有味跟无味,这个尘境——所缘境,舌根的所缘境是有味跟无味。有味的情况又分成了甜苦二相,无味的情况就是平淡之相。先了解,后面的文才能够会通。

好,现在我们开始要去追根究底,探本回源,就是把这个舌根的功能把它带回家,把它正式的会事入理。看经文:

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

这个舌根的所缘境,有甜苦,就是有味的相状跟平淡的相状。这两种虚妄的尘境产生了以后,会牵动我们一个明了的功能。这个明了的功能就居在胜义舌根当中,由境来牵心。其次,“吸此尘象,名知味性。”这个时候由心去取境,这个明了的功能又去吸取这种甜苦平淡两种的尘境。这个色心的和合,正式产生了一种舌入的嗅尝的功能。这种能够知道味道的嗅尝功能,事实上离开了甜苦的有味跟平淡的无味的尘境,是毕竟没有自体的。因为它是有味道的刺激才有嗅尝的功能;味道消失了,嗅尝的功能也就觅之了不可得。

所以,如是之故,阿难你应该了知,我们能够尝到苦、尝到淡,这种能够尝的功能,它不是从甜苦的外境而来,也不是从平淡的外境而有,也不是自己的胜义舌根所出,也不是莫名其妙从虚空而来。这是一个总标。

这以下探讨它的本来面目。我们看下面第一段:

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

这一段是说明“非他生”。说为什么这个舌根的嗅尝功能是毕竟无体呢?说是“何以故”?假设它是从外境而来,就是“他生” 。那么假设我们这个舌根的知味功能是从甜相苦相的有味而来,那么当平淡的滋味现前的时候,这个了知的功能也就随着甜苦之相的消失而消失,那你怎么知道平淡的味道呢?反过来,它从平淡的味道而出,那么当甜味现前的时候,那么你的知的功能也随平淡的相状而消失,那你又怎么知道甜呢?事实上,我们的舌根,甜来知甜,苦来知苦,淡来知淡。所以说从外境而生,是不对的。它不是他生。

我们看这个“自生”:

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

假设我们这个能知味的功能是舌根自己产生的,那事实上假设没有甜淡还有这个苦的外境的牵动,我们这个了知的功能是不能显发的。我们凡夫的六根这种生灭的作用,离开了尘境根本不能显现出来,不可能!离尘无体的。所以自生也不对。

说是“无因缘生”:

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假设这个知味的功能是从虚空而出,虚空具足了知味的功能,那么它就“非汝口知”,就不是你阿难尊者的知味功能。因为它是虚空的知味功能,不是你阿难尊者的知味功能。虚空自己具足知味功能,那跟你阿难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是无因缘生也不对。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从这整个过程的探讨,明白我们这个知道味道的功能,只是我们过去的业力假借外境暂时显现的一个一时的假名假相假用,但它的本体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它有不变性跟随缘性两种道理。

本经的首楞严王三昧,其实它很重视六根(你看它后面在实际修行的时候)。因为我们平常跟外境接触就是六个门,六根门头。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就扣着这六个门在活动,没有其他的门。在整个过程当中,它主要就是要修观照力跟一个对治力。其实对治力到这个地方还没有讲到,就是你先要培养一种空假中的观照。我们今天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首先你要知道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这个很重要。即空的意思就是我们本经说的“你从什么地方来”?

我希望我们培养一个观念,我们遇到事情不要马上去做,不要这样子。其实《楞严经》的意思就是说不迷。不迷的意思就是说,你先停下来,不要紧张,没有差那几分钟。你现在生起一个念头,你先问一件事,“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念头从什么地方来?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它是从空性而来。

当你知道我们的念头其实是本来没有的,因缘而有的,这表示什么?这表示说,我也可以做,我也可以不做。我们往往遇到念头的时候好像觉得很严重啊,一定要去这样做。那产生执着。所以我们讲迷惑,然后执着,然后就乱动。乱动以后就完了,这个生死业力就开始辗转相续,就启动了烦恼障、业障、报障,就是我们乱动嘛。那为什么乱动呢?因为我们起颠倒,只好乱动。

所以,你这个六根门头你要怎么样呢?要把这个电灯打开,这个六根门头不要老是暗暗的。就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诶,等一下,它从什么地方来?这个想法、这个外境从什么地方来?先观察“即空”。它是从空性而来,它最后也会回到空性,它只是暂时的因缘。然后“即假”。这个因缘是善因缘还是恶因缘就开始分别因果了,我是该做,还是不做?做,要做到什么程度;不做,要用什么方式来不做?然后再用中道。

你一个修行人在六根当中,没有点上一些蜡烛,就是你整个人随着你的感觉、随着你的直觉要怎么就怎么做,你一辈子没办法修行。讲实在话,你就是这样拜佛持咒都没有用。你这个不叫修行,你这个叫积集一点善业而已。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那你是要产生观照力的,不是说你积集善业就叫修行了。你那个颠倒的心没有扭转,你生命怎么改变呢?不可能改变嘛。

所以,你不要看这只是个道理,它这每一个道理就在告诉你怎么去观照,“你从什么地方来?”遇到事情的时候先不要动,先想一想,诶,是怎么会有这件事情?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当体即空!但是即空,它又即假,它有它的善恶的业缘。那么善恶的业缘,你应该怎么去取舍?这个即假是很深的。但是本经对即假,它后面才会讲出来。然后我们从空有当中怎么保持平衡,就是中道。产生观照以后,你才有所谓的对治力。假设这个念头是应该舍掉,那你应该怎么舍?念佛或者持咒,或者忏悔,那就看个人的本事了。从本经来说它是持<楞严咒>。

所以,我们一个人在六根当中,古人常说,主人翁,你要醒一醒啊,你不要老是睡着。就是你六根当中,我们这个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你那个电灯一定要打开来——观照力。

我讲实在话,一个人起烦恼不可怕,每一个人都会起烦恼。我们阿赖耶识有这个烦恼的种子,一定起烦恼。但是你要起颠倒,谁都救不了你。起烦恼,你的观照力还在:诶,我起烦恼了,我赶快去拜佛。烦恼也是当体即空,它可以改变,你怕啥?但是你要起颠倒的时候,你就被烦恼带走了,那就乱动,那就完了。所以这个首楞严王三昧,第一个,不迷、不取、不动。这个“不迷”特别重要,你不能颠倒。所以我们经文当中为什么佛陀要不厌其烦一次一次地串习,就是在潜移默化告诉你,遇到事情回光返照,遇到事情的时候去看它的道理,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不要去看事情本身的作用,是这个意思,叫“会事入理”。

子五、明身入即藏性

好,我们看子五,明身入即藏性。

【图二】

身入就是我们身根当中的一种触觉的功能。你要回光返照的话,其实它本身就是中道的实相,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看经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身体触觉的功能是怎么从我们清净本然的心中产生的呢?佛陀讲一个譬喻说,一个健康的人他当然没有触觉。这个人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就用自己的手去接触另外一只手。当然,两只手的温度不会完全一样,当他的一只比较冷的手去接触热的手的时候,两个手互相的搓摩就有事情了,“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这个时候冷热会产生交流,如果你冷手冷的势力强,热手就转成冷;假设你热手的功能强,冷手转成热。这个冷热的交流如是的道理,就是以这个“合觉之触”来显于“离知之触”。也就是说,我们身根的触,有一种是跟外境接触产生的,比如说你去摸一个抚尺,或者你左手去摸右手,这叫“合觉之触”;另外一个就是没有东西来接触你,你自然会感到冷热的,叫“离”,就是没有外境的接触也会产生一种了知的功能。

我们前面是从合觉来显发这个相离的知的功能。“涉势若成”,涉势若成就是说,冷热的势力是互相的涉入的,就是说如果你热的功能强大,冷就涉入热中;如果冷的势力强,热就涉入冷中。所以这个“涉势”,是冷热的功能互相涉入。“因于劳触”,就是这个冷热的作用,其实它是一种疲劳的相状,冷热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疲劳的相状。所以说,“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就是有一个能触觉的身跟所触觉的冷热的相状,都是菩提真心当中一种疲劳相状,都是真如本性一念妄动,产生的一种能知所知的功能。

我们看下一段:

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

这种离合的两种妄尘,一离一合(就是身体没有跟外境接触叫作离,身体跟外境接触叫作合),这种离合的两种虚妄的尘境的牵动,就引发了在身体当中有一种了知的功能,居在胜义身根当中,由境牵心。“吸此尘象,名知觉性。”这种了知的功能,再去吸取这个外在的离合的尘境,心境和合就产生了一种身入,就是一种胜义的身根的了别性出现了。这种能知的触觉之体,离开了离合两种的外境乃至于违顺两种的尘境,是毕竟无体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离”有违顺两种的情况,“合”也是有违顺两种的情况,所以,所谓的离合违顺其实是四种的尘境。我们这个能了知的身根离开了这四种尘境,其实是没有自体的,离尘无体的。因为它是因缘所生法。如是阿难!当知我们身体的触觉,是非从离合的外境而来,也不是从违顺的外境而有,也不是从胜义身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莫名其妙地产生。这是一个总相。

我们看各别解释:

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

假设我们这个明了性是他生,是从外境而生。比方说,是从合的时候而生,因为有外境跟我相合,你跟我握手,我接触到你的手,那么两个相合我才产生一种触觉。那这个有问题了。当这两个握手,手离开的时候,那你的触觉就应该消失了,那么,我们在离的时候,没有东西接触的时候,你还是有感受啊,那你怎么说是从合而来?“离”出现的时候,那么“合”就消失了,那么你怎么知道在离的状态还有这种冷热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