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书中自有颜如玉(1 / 2)年代之村医首页

操场北边是中学的三层旧教学楼,屋顶上的老式黑瓦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红砖砌成的墙体,不仅外墙没有任何修饰,连走廊的墙上也没有粉刷。墙根和地面接洽的部分,还因为褪去的青苔而变成了暗色。

操场南边是一栋新修的校舍,黄色琉璃瓦的屋顶,不仅走廊的墙上用石灰刷成了白色,就连侧墙和后墙等处的外墙,也用水泥粉刷平整,完全看不到裸露的红砖。

操场也应该是新修的,因为在操场的四周和边沿,仍然可以看到泥土新翻的痕迹。操场中间区域,有一块两个篮球场的大小的区域被铺上了水泥,架上了篮球架。其他区域仍然是原始的泥土地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道一道的被重车轮胎压出的痕迹。

今天是集中报到的时间,元医生挑着担子,跟随人流,很容易就找到了缴纳谷子的地方,那里已经有很多送学的家长带着小孩在排队了。队伍的最前面的小房子,是学校的谷仓,谷仓前面的空地上,学校的工作人员搬了几张课桌椅,摆放在空地上,作为收粮的接收处。

有些应该是高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家长熟络地跟接收粮食的老师打着招呼:“廖老师,搞得赢不,今年又是您收粮啊?!”

“没办法噻,人手不够。”对方回答:“您又送崽读书咯。”

有时候他们大概是碰到了他们的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小孩会找个借口溜走,躲到一边等着自己的父母。

于是对话就会变成了这样——。

“廖老师,今年又是您收粮啊。”家长连忙打招呼:“您教我崽的数学,他也学得进不?”

对方就会客套的打着“哈哈”,说道:“你崽挺聪明的,也很讨人喜欢,老师同学都喜欢他。就是不发奋,上课爱开小差。”

这是学习不好的。

于是家长表现得很生气,对着躲到了一旁的孩子,故意大声说道:“要上劲读书呢。下次我再问廖老师,看你数学认真学没有。”

说完自己的孩子后,家长转回头,继续说道:“这孩子智商没问题,就是不认真。廖老师您多费点心。”

他故意加大语气,说道:“他不听话你就打。放心,我的随便您骂随便您打,不得多讲半句的。”

“那打不得,那打不得。”对方连忙回答,边说着还会意味深长的瞟自己的学生一眼。

“打得,打得。天地国亲师,老师是父母一样的。你放心打。”

当着孩子的面,父母一方把自己“打骂”孩子的权力,让渡给了老师,这是中国传统教育里的特色。供在神龛的“天地国亲师”的家训,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这就是它的现实体现。

当然,在之后的教学生活中,老师也不会真的毫无顾忌地打骂孩子,但是有了这个“仪式”,老师好像自然而然地接下了“采取一切手段把孩子教好”的托付,拥有了一部分“父母”的威权一样,对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威慑。

作为教育关系里的三方主要干系人里最弱势的一方,孩子们虽然顽劣,但他们也会承认自己父母和老师之间的托付关系的严肃性,即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确实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但他们仍然会自然而然地给予老师更大的尊重和服从。

“您放心。”老师继续说:“您既然都这样讲了,我肯定会好好教他的,只要他自己愿意学。”

家长得到了老师的承诺,心满意足,对着自己的孩子说道:“廖老师讲的,听到没?”

离开之前,家长会故意对老师格外大声的喊道:“他不听话,您打咯。”

如果孩子在班级名列前茅,那么场景就会完全不同——。

“廖老师,今年又是您收粮啊。”家长跟临时充当工作人员的,自己孩子的任课老师打着招呼。

“嗯嘞。”对方回答,看了一眼,说道:“您就是xxx同学的父亲吧,xxx同学是您崽啊。”

“是的是的。”家长既骄傲又受宠若惊,“让您费心了呢。”

“哪里,你崽听话呢。”廖老师继续说道:“在学校听老师话,学习又发奋。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了九十几。”

“都是老师教得好。”在所有的人眼光都投射过来,家长脸上泛起了光彩。

对方看了一眼跟在自己父母旁的学生,说道:“要发奋,更上一层楼。努力,争取考上一中。”

一中是本县最好的高中,考上一中,考大学几乎就十拿九稳了。

得到老师认可的鼓励,家长努力掩盖着自己的喜悦,故作严厉地对身边的孩子大声说道:“听到没?不要骄傲自满。廖老师讲的,还要发奋,考上一中。”

然后也不忘最后对老师格外大声的喊道:“廖老师,您放心教他。他要不听话,您打咯。”

站在队伍里,看着发生的这一幕,元医生忍不住的想象,如果下一次自己再来学校的话,碰到的老师,他们也会跟自己打招呼说道“您就是元正仑的父亲啊……”,那是多么光彩的场面啊。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等着这一天了,于是他小声对自己的儿子说道:“你看看,你要上劲读书呢。”

队伍里不少像元医生这样,初次来中学的家长。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孩子一边好奇的四处打量着环境,一边紧紧地跟着自己的父母,不敢离开半步。

跟粮站缴粮一样,学校过称粮食用的也是磅秤。所以不出意外的,元医生在家里用杆秤称量好的粮食,重量不够,只有八十七斤。

“八十七斤半!”过称的老师仔细的看完秤,说道:“您少了一点。”

“屋里老称小了。我还特意浮了两斤的。”元医生连忙解释道,以表明自己绝对不是有心。

“这可怎么办呢,回家还这么远,今天报不了到了。”粮食不达标,就不能拿到回执,就没办法完成接下来的报名流程,领取新书。元医生手足无措地说道。

对方看了元医生一眼,说道:“算了,第一次来报名的。差得也不多,下次记得多交几斤就是了。算了,算了。”

“啊呀,这怎么好意思。要得,要得,谢谢谢谢。”解了大难题,元医生忙不迭地道谢。

“您是第一次送崽吧?”后面有家长问道。

“是是。”元医生回答,“才上初一。”

“初一啊。我的今年初二了。”对方说道:“一样的,去年我第一回缴粮的时候,也少了几斤,得亏收粮的老师帮我免了。”

“学校用的磅秤,比屋里的秤大些。”对方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