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篝火渐渐熄灭,但工匠们的憧憬却在心中燃烧。
次日清晨,朝阳初升,温暖的阳光洒在水渠两岸。沿线的新村落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自从水渠通水后,这里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杂草丛生的荒坡建起了新居,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瞧瞧我家的菜园子!"张老汉站在自家院门口,自豪地向路过的邻居炫耀,"这些菜长得多旺啊。有了水渠,浇水方便,种什么都成。"
他的菜园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各色蔬菜排列整齐,一看就是下了不少功夫。篝火旁的憧憬,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现实。
"可不是嘛。"邻居王大娘驻足说道,"自从住进新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看我家的鸡鸭,都养了二十多只了。这都是托了水渠的福啊!"
正说话间,一阵锣鼓声传来。
原来是集市开市了。
自从水渠建成,沿线每隔二十里就设了一个集市。今天是这个集市开张的日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凑热闹。
集市上,各色摊位一字排开。有卖农具的,有卖布匹的,还有专门经营水产的。
最热闹的要数几个小食摊,香味飘得老远。
"快来看啊!新到的铁锹铁镐,都是工匠学堂出品的,保证好用!"一个商贩吆喝着。
"我要一把铁锹。"一个年轻农民走过来,"听说你们的农具经久耐用。"
"那是当然。"商贩得意地说,"这可是按照新工艺打造的,比普通铁器结实多了。"
集市的另一头,郑小五正带着几个工匠学堂的学员查看水渠运行情况。
"师兄,你看这闸门多灵便。"一个学员说道,"我们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
郑小五点点头:"是啊。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有用的东西。这水渠就是最好的例子。"
沿着水渠往前走,处处都能看到勤劳的村民在忙碌。有的在田里耕作,有的在渠边种树,有的在修整堤岸。
"这树是工匠学堂发的。"一个老农解释说,"说是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现在看来确实有用,而且还能遮阴。"
不远处,几个妇女正在渠边浣洗。她们有说有笑,看起来心情很好。
"自从通了水,做事方便多了。"一位妇人说,"以前要走好远去河边洗衣服,现在家门口就能洗。"
"可不是嘛。"另一位妇人接话道,"现在村里条件好了,连外地的亲戚都想搬来住呢。"
这时,一队商旅从官道上经过。看到这繁荣的景象,不由得驻足观望。
"真没想到这里变化这么大。"一个商人感叹道,"才几个月的功夫,就成了这样。"
"这就是秦国的治理水平。"他的伙伴说,"不光会修水渠,更懂得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中午时分,村里的食堂热闹非凡。
这是工程完工后保留下来的公共设施,现在成了村民们交流的重要场所。
"听说隔壁村打算建个作坊。"有人说,"就是制作些简单的农具和日用品。"
"好啊!"众人纷纷响应,"有了作坊,年轻人就不用出远门打工了。"
郑国和郑小五也来到食堂,看到这热闹的景象,父子俩都很欣慰。
"父亲,您还记得咱们刚来时的情景吗?"郑小五问道。
"记得。"郑国笑着说,"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谁能想到,才三年功夫就变成这样了。"
郑国望着远处的水渠,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