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事难谐(上)(1 / 2)流华录首页

楼前一缕篝火正燃,正烧着一锅雪水。

刘和从楼里搬了个火盆过来,就坐在楼前地上,看着孙原在雪地上忙活,感叹道:“果然还是伯盛懂事,给你藏了四只熊掌。今天日子不错,先是见识了南军张伯盛的烤熊,又能见到你孙青羽亲手烹制熊掌,难得、难得。”

孙原此刻已经褪了外袍,将袖口扎紧,亲自动手处理熊掌。四只熊掌被整齐切开,均是硕大肥美,前掌腥臭气较淡,自然是首选。正听着刘和念叨,一笑置之:“君子远庖厨,刘议郎还是对原敬而远之罢。”

刘和笑了:“孟子云: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和,既未见其生,亦未见其死,何必敬而远之?”

孙原正在用滚水烫去熊毛,听了这番回答,自然是刘和拿他下厨之事比做黑熊离开巢穴,都是不该的事情,便眉头一挑:“你非得拿我打机锋么?”

“不敢。”刘和应付了一句,突然正色道:“你可知,如今你的官位是什么?”

“官位?”孙原一顿,反问:“我尚未前往帝都,按汉律,需等我往太常寺述职,方才能领取印绶。听你的意思——陛下已然安排好了?”

“若是等太常寺安排,整个帝都就都该知道了。”刘和摇摇头,“陛下用的是中旨,除了我和经手的几个常侍之外,无人知晓你的任命,即使是三公府、太常寺和尚书台都无人知晓。”

自光武皇帝中兴以来,三公九卿的职权大为降低,本来归属于少府的尚书台被光武皇帝剥夺出来,变成了内朝,成为天子行使的皇权的主要机构,其主官尚书令虽然只是秩比千石(年俸禄千石)的官员,却是大汉“三独坐”之一,与司隶校尉、御史中丞并为百官之外的显赫职位。从那一天开始,大汉的朝堂就被分成了两个,一个是内朝,是天子的朝廷,一个是外朝,是大汉三公九卿和诸卿的朝廷。即使是天子的辅弼大臣、托孤重臣,也需要录尚书事、统御尚书台,方有在朝堂中立足的实力。也正因为如此,天下官员的任命,皆需经过尚书台审核。天子这步棋下得惊险,越过尚书台直接颁布任命诏书,而且用的是中旨,这就代表孙原是由中官上位的,一旦尚书台那几位录尚书事的人物反驳,孙原可谓是被天子置于刀俎之下任人鱼肉了。

“几个常侍?”孙原心思自是敏锐,察觉到了刘和话中的意思:“陛下和中官联手了?”——常侍,便是常侍奉在天子近侧的宦官的统称,当今朝堂之上,便有十三位常侍,朝堂乡野皆统称之为“十常侍”,两次“党锢之祸”便是常侍们的手笔,横扫天下儒生,即使是在药神谷呆了十年的孙原亦是久仰大名。

“联手?”刘和苦笑一声,指着孙原手中的熊掌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陛下既然想瞒过尚书台和外朝诸府,除了联手宦官,别无他途。”

“更何况,天子最信任……不,他没有最信任的人,他只有能利用的人——本来也就只有这些宦官了。”

当今天子刘宏,大汉第二十三位天子,如果算上被废立的四位天子,他应该是第二十七位。孝桓皇帝刘志归天之后,太傅陈蕃和大将军窦武联手,选择了一位北方孤苦的侯爵接任天子之位,在这个位置上,刘宏从十一岁开始,一坐就是十六年。

“当年的一帮宦官,先是诬陷陈太傅和大将军窦武谋反,骗过天子将名满天下的两位名臣株连九族,随后把持朝政,陛下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除了靠着这帮人别无选择。”

即使看不见刘和的面容,孙原也能想象出此刻他的脸上必定是写满了愤恨与不甘,冰冷的声音透着怒火,似乎已能听见他咬牙切齿的声音。

“五府诸卿,陛下这些年也提拔了不少,还不能信得过么?”

“若是信得过,陛下何必用你。”刘和冷哼一声,“袁氏家族、杨氏家族皆是历代位至三公,如今杨家家主杨赐不仅是天子的老师,官拜太尉,老太傅刘宽去世之后,他已是天下第一的人物;袁家家主袁隗官拜司徒,更是门生弟子遍及天下——这两位并列三公,名满天下,是天下儒生敬仰的中流砥柱,可是这朝堂之上,陛下当真能信得过他们?”

到底是皇族,除了刘氏宗族,刘和竟是连这名满天下的两位绝代人物都不相信了。孙原心中无奈,能让皇族中人绝望至此,朝中的局势究竟混乱到何种程度?

“从来名利场,明暗是非多,何必去趟这趟……”

话到一半,他却是说不下去了,明知是地狱,可是他这一只脚,不是已经踏了进去么?他又有什么资格来说“看淡”二字?

刘和摇头又道:“关中杨家、汝南袁家,他们代表的是关洛士人和豫州士人,他们从来都不只是一家一户一人的荣辱,而是整个家族、整个州郡、甚至是半个天下的儒生、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