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洛阳南边的津阳门外,挤满了三五成群的羽林兵。齐聚到场的他们心底都明白,去修佛窟是个不咸不淡的敷衍差事,因此也没有太过上心,都放松着姿态乱站聊天。本来就是临时抽调的各队,也没有什么将官的管束,熙熙攘攘散在城郊处好似杂乱的赶集,引得行人屡屡侧目。
在城角底下,第四幢第二队的五名伙长,可是垫着脚跟盼着半天,也没看到自家队正的踪影。一直等到约定的卯时将至,隔着老远才望见街市中,闪出熟悉的队正标志,那漆着朱文的玄黑色兜鍪。不同于他们赶早去军营中报了道,新上司阳祯是睡得踏踏实实、雷打不醒,好不容易才被阿嫂催促着起身出门。
“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气收天地广,风凄草木衰。”阳祯悠闲地背着双手,慢悠悠得逛过早晨的集市,东瞧瞧西看看很是慵懒。才到了这个时代没几天,他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健康的生活状态,早睡早起的感觉十分舒爽。相对于前世晚上拼命熬夜游戏、白天忙慌挤车通勤的愁苦日子,此刻真是恍如隔世。
“瞧瞧看,我们的队正可是好大的变化,连走起路来都有上官的风度了。不知道的,还会以为他平增了二十的寿数,今年三十七了呢!”田端大笑着趋前几步,揽过对方挤眉弄眼得调侃道。
“可不咋的,冉冉府中趋嘛!这可是未来要做将军的威仪!”卫仪也是嬉笑着走近前来,以自己的方式打着招呼道。他虽然听不懂阳祯所背诵的唐诗,可大致上还是猜出了其中意思,也拽文弄墨得附和道。不过古怪的是,他的背后负着个硕大的行囊,让其本就不高的身形,看起来更显瘦小了。
看到俩弟兄的神情,阳祯的心情也平添几分愉悦,一点也不在意这种调笑。另外三个伙长见他到来,却是都端正了表情迎上前,客客气气得行了下属之礼。此辈没有那么好的私人关系基础,自然不会如此放肆。几个人略微汇报几句,麾下的士卒都已经到齐,就等组织开拔了。
“卫六,你带了什么东西那么沉重?”阳祯越来越是好奇,半蹲着身子望着那行囊。
“可是好东西!”卫仪小心翼翼得左右瞧了瞧,看到没有人注意到这边后,这才把包裹卸下掀开半个角,露出其中物件黑漆漆的木质身躯来。几个人凑近跟前,才发现是三把制式军弩,还带着不少弩箭。
“带着这破弩干嘛?”千辛万苦就为了带着这劳什子,阳祯顿时感到莫名其妙。
“嘘,小声点!”受惊的卫仪赶忙做了个手势,先是赶忙掩上了那宝贝疙瘩,这才略带埋怨得解释道:“从前咱们去那边服役,不都会带上几把打猎的吗?眼下正是初秋肃杀,正好可以猎几只獐兔。”
“我们又不是游山玩水,是要去动工修窟的呀!”阳祯听得大为惊讶。
“队正,哪有连你都亲身干活的道理?从前阳幢副的确会事事不离,陪着我们一道忙进忙出。可是你本来就身子骨不强,也没必要去干那些粗活,在旁边游玩着监工就是。”王渊闻言也实在听不下去,压低了声音苦笑着道。看来最近的谣传没错,这位阳二郎真的是有点失忆,很多事都忘得干净。
更多的细节,王渊犹豫了还是没说出来。按照北朝军中的规矩,上官如同部落首领一样说一不二,是能够随意支配手下人的一切的。曾经卫仪的确是会带着弓弩,唆使阳家兄弟去游猎玩耍,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他卫六也借此机会避开劳役。而作为最底层军吏的伙长,他们仍然是士卒的一份子,避免不了参与劳作。
“队正啊,要不是你和卫六郎习武不勤、挽不动弓,哪里会需要这些玩意?这弩箭任何人平端起来,都可以使用得娴熟简练。不过嘛你可能不太记得,按照军中的规矩,这家伙是要控制使用的,以防流入民间。”田端算是知道内情,连忙半开着玩笑,保全着阳祯的颜面解释道。
“原来如此!”阳祯嘿嘿一笑,立马反应过来,拍着头盔明悟过来。其实他也是曾经略有了解,正所谓“一贼持弩立,百吏不敢前”,当时的弩相当于后世的火枪,是没经过任何军事训练也能由普通人便利使用的大杀器。自从吾丘寿王的《奏禁民挟弓弩》奏议以来,历朝对于弩的管束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