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粄是怎样子的?
我见过的大多数是青色的,圆扁形的,口感比较粘稠,有特殊的艾草香味,软软的粄里面还包裹有各种味道的汁馅,有的汁馅是甜的,有些汁馅是淡淡的咸味的,这全凭制作者自己的喜好做的。有些地方的可能做的艾粄形状比较丰富,颜色也可能因为加的艾草汁份量不同而显得略有差别,但是艾粄的口感和味道几乎还是那个味。
艾粄属于祭祀类的食品,不仅食于七月半,清明节也要食艾粄。客家人食艾粄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传统。宋朝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中记载了寒食节食品“青隋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
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十三提到寒食节吃“青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多为豆沙或枣泥。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熟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芦叶清香。这青团子便是艾粄的雏形,它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此段部分查阅于百度
除了吃粽子,艾粄,客家人在七月半这天也会弄很多浑菜,鸡肉是一定得有的,如果养有鸭子的话,鸭子也要上桌,还有浓厚香醇的黄酒。
不过,并不是所有客家人都会把七月十五的作为七月半的,有的客家人七月十四就把七月半给过了。比如说广东的,福建那边的,基本上都是过七月十五的,但是广西那边的客家人,大部分却是过七月十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