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道德真人只觉得修道许久,一向道途通畅的自己,现如今却迷迷糊糊,大脑如同不清醒一般,让他头一次有了“前路何在”的彷徨感。
望舒见他好似真的被成圣之机困住,也不想再骗他,只开口劝道:
“既然如此迷茫,为什么不去看看别人面对迷茫时是什么样的呢?”
“看谁的迷茫?”
“看别人的迷茫。”
“别人的怎么看?”
“……别人的坐着看,不然你还想咋看?!”
于是道德真人在首阳山坐悟,观首阳周围人族生灵三百年生活,见那普通人依次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终于得悟天机,选定了人族行教化之事。
于是二月十五这一日,道德真人于首阳山为众人族宣讲三洞真经。
只见他坐在山巅,额有三理,足有八卦,身长九尺,耳垂齐肩,穿五色云衣,住金楼玉堂,以神龟为库,将四象做随,头上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云气蒸腾,气宇昂轩,威风凛凛,俨然为神宗仙祖姿容。
“夫道生于无,潜众灵而莫测;神凝于虚,妙万变而无方,杳冥有精而泰定发光,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是之谓大洞者欤……”
“道告龙赐:吾於七百万劫,奉修灵宝,立愿布施,持戒执斋,勤苦不退,展转生死,忍辱精进,断除异念,空受无想,积感玄寂,得作众圣道尊……”
“金阙神章,三皇默秘之文也。在天与天为道,而统五行,着万神,主万象。在地与地为德,宰万物,擒精怪,斩邪神。故为无上御摄之法,至神不死之道也……”
随着道德真人依次传下十一篇洞神三皇经、一百七十篇洞真上清经、一百二十九篇洞玄灵宝经,其头上三花之中的三尸神太极金阈帝君、老胭、太清道主太上老君具都顺势显出身形。
三尸合同本尊,统计四人,朝向四面,念动不同真文,应和龙章凤篆、金书玉文。经文璀璨,音波流转之处,生二十四色之莲,三十六番之宝,凡人采食此莲宝,通时百病全消,千灾湮灭。
如此传法百二十年后,道德真人得天道提醒,时机终至。
遂收了三尸,显了庆云,但见那一花化作老君,手持太阳精叶宝扇煽动周身火气,投入炉火,炼化黄芽;二花变作太极金阈帝君,头顶太极之图,平定七情,抹平水火;三花成了老胭,手托玄黄玲珑宝塔,镇压周遭不平;本体却持一丈二扁担,只抬手之间,头顶三人便齐齐响应,分清理浊,定鼎水火,四人但微笑不语,垂目世人!
只见此时的首阳山上空,瑞气千条,霞光阵阵,众人族早非女娲所造之初人,不知这圣人成道之像,只以为是那仙法玄妙,倍感新奇。
望舒却是早早的混在人群之中,听闻道德天尊宣讲三洞真经,现如今见他成圣时机已至,再不敢冲撞圣人法驾,赶忙驾云而走,落于千里之外。
天尊颔首,不发一言,只端坐在首阳山石台之上,三尸合一,灵宝飞舞,念动真经,为众人宣讲其刚刚所悟之成圣经文,道德经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
随着道德真人彻底斩去三尸,证得天尊位,其面容之上表情越发寡淡,周身气息晦涩不明。
整个人坐在那里,便如同泰山之重压于一身一般,坚不可摧,高峨巍巍。
道经传完之后,立有天龙彩凤现身,盘旋其头顶之上,各色三族之秘大开,天地生成之玄奥一览无余,道德天尊神念自此,溯源而上,直追初时。
三十七篇道经一完,天地契机立刻显现,那飞龙化作一枚紫金道果,于彩云之上普照大地,天地、万物、有名、无名、生成、演化之秘随生随灭,周旋外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三十七篇道经一完,四十四篇德经紧随其上,两部经文浑然天成,上下对应,上以道治国,下以德治国,德不存以仁义治国,仁义不存以法治国,国家治理之秘遍布其上。
八十一篇经文一停,那天龙道果顿时被彩凤所衔,抛于道德天尊头顶,道德天尊得此道果,长叹一声,当即开口道: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两眼为日月,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今吾道德,于此量劫得悟大道,洞彻玄机,斩三尸成天尊,宣教化为圣人。
是以立人教,传教化之道,使玄门香火不绝,道家延绵不断!”